English

2004年对农业意味着什么

2004-1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

2004年,是新世纪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收获成效最大的一年。年初,中央发出一号文件,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到年底,回顾这一年的收获,意义非常重要。

形成了新的增长平台

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来形容2004年的农业发展,一点也不夸张

。这样好的形势多年未有,可喜可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显示出几个鲜明的特点:

――协调发展。粮棉油、农牧渔,农机农垦、乡镇企业,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增长,同步发展。

――增产增收。过去,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以致社会上有“农民增收靠减产”的说法。但今年以来,农产品市场货畅价扬,增产就意味着增收。

――全面好转。中东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形势都明显好转,尤其是中部粮食主产区,增粮增收成效格外突出。

2004年所取得的成就,实际是筑起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平台,这个平台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显著台阶。支撑这个增长平台的构成要件包括:

第一,粮食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增幅历史上少有。2004年,具有标志性意义。

第二,种养业效益显著提高。尤其是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养猪效益大幅度提高,猪粮比价一度超过6 1。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958元,同比增加191元,增长24.9%。

第三,农民收入增长超过5%。这是8年来首次超过5%,5%的增幅是保证2020年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基准要求,也是“十五”规划确定的农民收入增长阶段性目标。

第四,建立和启动动物疫病防治应急反应机制。这具有开创性意义,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构建了新的政策框架

2004年,政策支农力度空前,反响空前,效果空前,成为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这些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实在、直接,核心内容是补贴、减税,基本取向是多予、少取,本质是开始改变“挖农业补工业、城乡不平等”的做法,迈出“工业反哺农业”的第一步,构建起工业化条件下新的农业政策雏形。

新的农业政策有三大支柱:

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中央明确,2004年全国取消除烟叶税以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随着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的取消,城乡税制不平等的状况将逐步改变,给农民以国民待遇迈出重要步伐。

对农业和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目前所实行的给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粮食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虽然在补贴目标、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上与发达国家有天壤之别,但它毕竟建立了新的政策手段,确立了新的政策调控方向。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改善、投入,常年以来被排斥在公共财政支出之外,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文教卫事业建设完全依靠农民集资,但随着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启动,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建设范围的扩大、投入力度的加强,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承担的义务开始得到重视,并将成为政策支农的重要方向。

深化了新的规律认识

因为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2004年是难得的“好年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市场,五靠天气。这些话,实际上揭示了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政策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给农民以实际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政策效应表现非常突出,政策支持的重点――粮食主产区形势普遍好于非主产区,就是有力证明。

科技支撑。科技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根本关键,也是最大潜力所在。2004年,粮食亩产比去年提高12公斤以上,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功不可没。未来,无论粮食增产,还是粮食增收,最终都要依靠科技。但目前的科技支撑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亟待攻坚突破。

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薄弱环节。近几年,国家重视对大江大河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对中小型的农田引水渠、改土增肥等中小型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投资力度不大,灌溉面积减少,农田水利年久失修,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市场带动。政府关注农产品供应,农民关心经济收入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保持农产品合理的价格和正常的供求格局,十分重要。政府必须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降低市场风险,让农民有稳定的收益。

今年“天帮忙”,也是粮食增收的一方面原因。

如果说,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那么,直到最近两年,我们的农业政策才开始出现了适应新阶段的突破,2004年则形成了农业发展政策的转折。

2004年是新的开始,2005年,面临严峻挑战。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基数高了,人们的预期也高了,可见,不进则退,2005年,将是更加艰巨的一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