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怎样对待学科的冷与热

2005-0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专栏记者:李陈续 本期策划:夏桂廉 王保纯 我有话说
特邀嘉宾:

黄德宽(安徽大学校长、教授)
张文祥(安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
汪学骞(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院长、教授)

缘起几乎在每一所高校里都存在一种现象 一些招生很“冷”的专

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很“热”;一些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很“热”的专业,社会认知却很“冷”……这种“冷”与“热”的教育现象蕴涵着什么样的道理 “冷”与“热”的互换给高校办学带来怎样的启迪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几位大学校长进行了探讨。

冷门专业的热门现象

记者:“冷”与“热”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集“冷”“热”于一体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在你们办学实践中有这种现象吗?

张文祥:安徽理工大学的前身是淮南矿业学院,采矿、选矿、地质测量等是学校的传统专业,最近几年在这些专业上就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冷”与“热”的反差。

学校曾经进行过调查,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平均志愿率不到23%,但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却一年比一年好,不少矿区进校招聘人才,因为竞争激烈,不仅工作报酬条件优厚,而且还另外支付给签约毕业生数万元的费用。而像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这样普遍不被一般人看好的专业,供求比一直在1 3以上。

汪学骞:这种“冷”“热”同在的现象,在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的纺织、染整等专业表现的比较典型。这两个专业一直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招生时冷,社会认同度不高;二是就业情况好,像纺织专业连年保持着一次就业率在97%以上;三是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较高。每年一到学生毕业前夕,我们都会接待一些没有要着毕业生单位的客人,平时的联系电话、邮件更是一批接着一批。

黄德宽: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的专业门类齐全,出现这种独特现象的专业多数是基础学科,比如文科的文史哲和档案、图书馆学,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等。随着高校扩招和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新兴专业的社会预期远远“热”于这些传统专业,但是传统专业在预期“冷”的同时,多数都出现了事实上“热”,安徽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招生的志愿率特别是第一志愿率极低,但近两年就业和考研情况一直不错,2002年就业率98.28%,2003年是96.25%,今年接近50%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

辩证看待冷门与热门

记者:“冷”与“热”是一对矛盾,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关系呢?

黄德宽:“冷”与“热”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在高校办学的实践中,既没有绝对的热,也没有绝对的冷。今天的冷可能就是明天的热,招生的冷可能就是就业的热,认知的冷可能就是事实的热。

近几年在社会上比较“热”的专业基本上是计算机、电子信息与技术、国际贸易、外语等应用型或新兴学科,但是由于专业设置权力的下放,几乎校校都在兴办这样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社会需求有限,“热”变成“冷”也就不足为怪了。而基础学科由于社会预期的“冷”导致了精简和浓缩,加上其专业基础的厚重,社会需求的稳定,冷门便变成了热门这既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符合社会需求自身的规律。

汪学骞: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的纺织专业是安徽省最早具有本科学制的专业之一,但是,由于80年代末的国际贸易对我国纺织产品的“制裁”和90年代初国家对纺织企业采取的“压锭”政策,纺织专业冷得比较早。当时,我们面对严峻的形势进行过认真的分析,认为从社会需求看衣食住行是基本需求,中国既是纺织品消费大国也是出口大国,“压锭”是对落后工艺的扬弃,纺织行业的回升是必然趋势。而且,在宏观看冷的情况下,纺织专业的自然淘汰必将给我们带来发展的更好机遇。现在看来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张文祥: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冷”与“热”只能是一种动态平衡,绝不会是静止不变的。

计划经济年代,煤炭企业国家统配,经济形势稳定可靠,与煤矿有关的专业基本上都比较热;到了经济转型时期,煤矿效益下滑、规模萎缩、安全问题突出,人们谈煤色变,这些专业就冷了下来。现在,能源工业的地位回升,发展加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过去的冷就变成了今天的热。

从这个过程看,只要专业的社会需求本身没有问题,“冷”的背后可能就意味着“热”的到来,总结这种现象对今后的评估应该有所启迪。

冷热转换关键在特色

记者:“冷”与“热”的相对性是一种客观规律,在实现冷热转换上,高校自身怎样才能有所作为?

汪学骞:还是以我们的纺织专业为例,面对“冷”的现实,我们没有仅仅因为坚定了信心而消极的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以创新和发展的态度积极应对,努力创造“热”的条件。

对纺织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传统的纺纱和织布外,从专业领域延伸到服装、材料、外贸;从应用领域延伸到建材、医用材料、汽车材料、航天材料。同时,加大了纺织专业的学科建设力度,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CAD机房、添置了300多台 套 仪器设备;专业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达到60%,90%以上的年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近几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出版了16部学术专著。使之成为学院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使专业由“冷”变“热”成为一种必然。

张文祥:从宏观上一个专业的“冷”与“热”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走势密切相连,但从具体的情况看,决定专业冷热的关键在于办学定位、专业特色。

安徽理工的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少数几个爆炸材料和爆炸技术方面的本科专业之一,是全国矿业系统惟一从事民用爆破器材和爆炸技术设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本科专业点,其经过国家特批创办的初衷就是为煤炭行业培养人才。但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拓展专业口径,在化学化工和力学两大学科之间寻求教学改革的结合点和平衡点,致力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使培养的学生不仅适应煤炭行业的需要,也符合其他专业工作的需要,显示了鲜明的特色。

黄德宽:安徽大学在实现一些专业的冷热转换上,一直注重从基础做起,从育人规律出发。基础学科一般既有基础雄厚的突出优势,也有应用不足的相对缺陷。学校坚持扬长补短,通过改革课程设计、拓展专业方向增强适应性。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质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发掘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多元化的潜能。比如哲学系,整个社会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但是通过模块化的课程改革和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副好口才的“三个一”基础训练,学生在社会大受欢迎,考研率一直很高,科研水平综合排名进入了全国前15位,这在地方大学中是不多见的。

高校办学要坚持主见

记者:高等教育现在面临着就业率的巨大压力,透过这种冷冷热热的现象,给高校自身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启迪?

黄德宽:高校的发展要有主见,而且要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规模的扩大和招生的增多,高校必然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作为大学,必须要关注就业率,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就业率是社会需求的“标志杆”,通过这种关注,把握社会需求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改进办学内涵。但是,必须指出就业率不能用来作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惟一指标,大学从根本上说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而国家发展是多方位的,人才需求也是多元的,如果大学都去趋“热”避“冷”,做市场导向的“尾巴”,形成“一窝蜂”,那么再热的“热门”也会变成“冷门”。所以,大学应该始终把功夫下在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上。

张文祥:不论是从社会现象的规律看,还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看,高校的发展只能是各具特色,不能是“千校一面”。因此,高校在适应社会需求、应对生存发展的挑战中,一定要能够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实现自我。这个“自我”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就是咬住青山不放松的主见。对于高校面临的就业率的压力,随波逐流是无法化解的,只有把握社会需求的趋势,坚持创新,学校才会有强大的竞争力、生命力。

汪学骞:对“冷”与“热”的思考,实际上是对高等教育与市场间关系的思考。“冷”与“热”是人才市场的标识,专业和学科建设则是高校内在学术逻辑的载体。

在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今天,高校都必须通过社会服务来获取生存发展的必要资源,同时高校又是一个有着内在学术逻辑的特殊的文化组织,完全迎合市场的办学思路必定会因为浮躁而缺乏根基,从而最终失去服务社会的可能。

高等学校要重视就业和招生的“冷”与“热”,但必须辩证的看待市场,科学的分析需求,理性的定位自身,在国家、市场与高校发展的逻辑中寻求平衡点。既面向市场又不简单追逐市场,通过锻造和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去获取国家支持,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