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的清风

2005-0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叔阳 我有话说
理论工作者,必须忠实于你用于战斗的理论武器,并深透地理解它、热爱它,学会娴熟地运用它

厚厚的六大本《翟泰丰文集》摆在案头,一时不知该从哪本读起,懒办法也是好办法是从第一本开读,第一本他写了名字,是《文艺理论卷》,于是由此捧读大作。

我于理论素无研究,只是喜欢看看想想而已,而近来的一些文艺理论文章说的都是神仙的语言,理论的刀枪在云中飞来飞去,即令提到一些当今的作品,那评断那分析那语气也能把读者击昏吓倒,名词术语的乖张和离奇、语句的西化,仿佛在读一篇生涩的译文,这种文章读多了会让人变傻。我还不想过早地成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所以我怕读理论文章。又怕又想读,大约是相当一批人面对理论文章时的心态。

读翟泰丰的理论文章不紧张,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当家人,可他不摆架子,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训人腔,读他的文章先有一种久违了的平等感。他的理论语言平实而又准确,不打算唬人蒙人,许多理论问题,他都讲的明明白白,这是他明白他所说的理论究系何物的最好证明。

泰丰同志有诗人的气质,敏锐深刻,激情四射,他的理论文章也有这个特色,他以自己的忠诚拥抱信仰,以火热的激情宣扬真理。由于信仰虔笃,所以理解深透,由于理解深透,所以有激情的宣扬。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赤诚在文句的指缝中流泻。他的激情可以感染读者和观众,点燃他们的心,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理论工作者,必须忠实于你用于战斗的理论武器,并深透地理解它、热爱它,学会娴熟地运用它。我们一些所谓的理论家没有坚定的理论信仰,打一枪换一件武器,仿佛有十八般兵器,却一件也不称手,举起各种各样的时髦的理论旗帜遍地招摇是这种理论家的特色。

泰丰同志理论研究的另一个特色是理论与时代同行,这使他的研究永葆新鲜,他的激情也就永续不断。文集中的理论文章大部分是他在中国作协工作时的作品,这个环境使他可以站在文学史的高地上,审视当下,后顾而前瞻,现代和当代的文学作品有如河流一般在他面前汹涌而过,拣拾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纵观文学思潮起伏的脉络、社会变迁给予文学的影响、作家的个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切又让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窥视到文学发展的走向,于是他不仅评论当下,指点过去,而且未雨绸缪,为文学的发展开辟理论的通道。不像一些理论家,把一切流变的文学现象都塞进自己观点的筐子里,而这筐子又不断变化,永远找不着北,与其说是理论家在评论别人,不如说是理论家用别人的作品当材料来证实自己不断变换的理论。

泰丰同志理论文章的另一个特色是有深厚的哲学和历史基础,他的许多文学观点都是建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例如:个人和时代社会的关系、时代与文学的关系、作者和生活的关系、人民和历史的关系等等,都是从他深厚的哲学学养中生发出来的,不生搬硬套,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有自己的体会。他坚持深入生活,也反对机械反映论,认为作者必须在生活中开动脑筋,对材料进行细致地加工;他又认为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命运都和时代潮流分不开,而一定的时代潮流又是一定历史的延续,所以,作家应当在描写人物时能让读者从个人的命运中感受到历史的律动。显然,没有深厚的哲学、历史功底,是难以将这些阐述清楚的,因此我们从他的理论文章中可以知道,做一个理论家,实在应当有比较好的学养、修养、素养、涵养,这才能为创作实践打开通向繁荣的道路。《翟泰丰文集》翟泰丰著作家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