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可敬的乡村文化人

2005-01-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吴小万 万文俊 本报记者 王绍雄 我有话说

他常年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放科技录像的设备,颠簸在乡间小路。每逢节日,他忙里忙外,自费筹办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他钟情于农村文化事业,悉心经营着小小的文化站,大伙亲切地称他为乡村文化人。他,就是江西省余江县春涛乡文化站站长吴光明。

从“烂摊子”到“全

省百强”

文化站在春涛乡一幢不起眼的两层小楼里,一楼是阅览室、图书室,二楼是棋牌室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房子虽旧了点,但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楼下摆放着整齐的报刊、杂志和各类书籍,墙上张贴了不少吴光明自己书写的名言警句;楼上是现代化的彩电、VCD和音响。吴光明说,文化站就是他的家。

一间堆满杂物的仓库,里面放着几份发黄的旧报纸和几副沾满灰尘的象棋,这就是最初文化站的所有家当。要办好文化站,就得有场地和设施,吴光明决定盖文化楼。为筹集资金,吴光明把老家的一间祖屋卖掉,得款1万多元,可还是差一个大缺口,他只好四处找亲朋好友借。一栋两层的文化大楼建成后,吴光明又着手购买图书和添置设备,为节省开支,每次他都是骑自行车去,近到鹰潭,远至南昌。吴光明就是这样,将近万册图书和设备带回了文化站。

在吴光明的苦心经营下,春涛乡文化站经过13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图书1万余册,各类杂志200余种及彩电、VCD、录像机等设施,每年接待读者上万人次,观看科教片的群众达3万人次。在不要政府一分钱的情况下,文化站走出了一条群众得实惠、站里有收益、社会出效益的创新之路。春涛乡文化站被评为“江西省百强文化站”。

帮扶四百农户走上致富路

吴光明经常为农民送科技。最近,他又忙开了,巡回为乡里800多户果农送柑桔贮藏保鲜技术和果园冬季改造科技录像。果业大户熊木海说,吴站长上年为我们送了柑桔高产栽培技术,现在又送来果品贮藏技术,我家收入是一年一个台阶,如今60亩桔子比上年至少要增收2300多元,真要谢谢吴站长。在吴光明帮助下走上富裕路的农民,一说起他,言谈中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坞桥村农民陈恩才指着眼前大片的果树林说:“多亏了吴站长,要不是他的帮助,我的果业开发就没有这么红火。”原来,陈恩才以前由于不懂技术,栽种的果树光开花不结果,一年亏损几万元。吴光明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给他送去《果树防病指南》、《果树栽培技术》等科技书,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农技知识为陈恩才一章一章讲解。在吴光明的帮助下,陈恩才掌握了一整套果树栽培技术。现在陈恩才承包荒山150亩,栽种了柚子、桃、梨等十多种果树,年收入10万余元。

吴光明坚持为农民群众送科技和致富信息,只要农民需要,他总是有求必应。仅近3年来,他就为农民放映科技录像100余场,并与30多位专业户、示范户建立了密切联系,随时为他们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据粗略统计,在吴光明的直接帮助下,全乡已有400余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自费举办60多场群众性文化活动

从开始办文化站到现在,每逢重大的节日,吴光明都要组织农民群众开展书法大赛、国情党史知识竞赛、赛诗会、文艺晚会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中让村民们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建党八十周年组织的“爱国歌曲演唱比赛”。从布置场地、宣传发动、购买奖品到正式比赛,吴光明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花费近千元。比赛那天,当地50多位农民、干部、教师、学生参加,300多名观众前来观看。一位乡干部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歌唱比赛,更是一次让人深受教育的活动。”迄今为止,吴光明共举办了60多场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布置场地、发奖品共开支2万余元。吴光明说:“既然办了文化站,我就有义务引导大家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农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