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积极的探索 有益的实践

2005-01-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建立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三

省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对中小学校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使用了新的德育教材,并注重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其他课程中融入和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广泛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河南省教育厅将学生德育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初中学生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0天,高中学生每年不少于30天。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在中小学校广泛推行体验式教育,为学生设计了50多个角色,让他们深入工厂、商店、机关和其他岗位,体验社会和生活,并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县体验式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沙市90%以上的城区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或心理教育沙龙,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知心姐姐信箱。长沙市文明办、教育局还联合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咨询指导中心,聘请专门人员,设立咨询热线,在长沙教育信息网上设置心理咨询邮箱,开设心理聊天室,开展书信往来、预约访谈。为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德育工作考评体系。湖北省教育部门正在着手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情况纳入到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中,使德育考评在升学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对教师和学校的德育工作考评,明确具体内容和标准,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相联系,与“达标学校”、“示范学校”、“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挂钩,使学校和教师真正把德育工作摆上首位。

拓展社区教育内容形式,发挥社区在“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中的平台作用。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社会教育社区化已成为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三省积极探索发挥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创造了“校社互动育人模式”,建立了三级社区教育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成立教育科,教育局选派校级干部担任教育科长,选派优秀教师到居委会担任专职副主任,主抓辖区社区教育。在工作运行上,采取“互建互派、互参互管、互帮互助、互评互促”的形式,即驻社区单位根据各自特点,建立学生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选派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社区成员、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办学、管理提供咨询;学校为社区教育提供人力、场地、活动及经费上的支持;社区教育纳入区政府教育督导评价体系,促进社区与学校教育的互动。三省还积极创建社区教育阵地,建立了一批社区读书室、社区电子图书阅览室、社区文化网站等。郑州市商城花园社区与新华书店联合创办了社区读者俱乐部,社区70%以上的青少年成为会员。俱乐部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报告会,为辖区青少年开辟“第二课堂”。各社区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武汉市峤口区利用辖区驻军多、军事院校多的优势,实施军校共建,连续15年开展“少年军校”活动。长沙市开福区在社区教育中,突出一个“乐”字,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开展“走出楼栋,每日一小时”、“红领巾擂台”、“寻找小巷足迹”、“快乐星期三”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乐中益智,乐中健身,乐中养德。

创办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家教知识传播与辅导。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三省依托学校和社区,积极创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河南省在全省创建各级各类家长学校3万多所,初步形成了“关工委”综合协调,教育局牵头,以学校为依托,以老干部、老教师为骨干的家庭教育格局。武汉市成立了家庭教育学校总校,15个区、883个社区建立了家庭教育学校分校,总校与分校互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内容、统一安排、统一要求,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各地还在办学模式上进行积极探索。河南省漯河市针对城市父母上班或外出务工后,隔代养育带来的问题,创办了社区“四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长学校,在办学机制上,依托社区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吸收有责任心、有家教经验的辖区居民和老同志为专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分基础班和特色班,以不同方式进行授课;在教学形式上,采取集中授课、交流座谈、亲子互动等方式,使“四老”家长乐于接受和参加;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目前,受教育的“四老”家长近万人次。湖南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情况,创办了幼儿园家长学校、散居儿童家长学校、隔辈人家长学校、特殊家庭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等,编写了《亲子教育丛书》。三省妇联组织还通过组建“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组织“百万母亲家教行动”等,积极开展家教知识传播与辅导,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

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教育效果。三省都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他们充分发挥这些阵地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目前,90%以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已向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不少活动阵地针对未成年人的需要,充实展出内容,改进展示手段,提高讲解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了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各省还加大阵地建设、资源整合的力度。湖南省抓紧实施韶山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号工程”。湖北省将投入7000万元,把红安建成“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河南省加强对大别山区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的投入保护和建设。各地还注重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如长沙市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植物园、公园等资源、设施,市内5区分别建设了5个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利用有关部门现有资源,建立了10个现代农业、10个现代企业和2个现代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并拟于三年内,在全市宣传文化中心(站)增设498个未成年人活动室,每个活动室不少于30平方米,市里每个资助1万元,配备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图书资料、体育器材、娱乐设施。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场所。

运用多种途径,做好对特殊群体的教育。三省都是劳务输出大省,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的情况,不断探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途径。湖北省认真总结推广监利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经验,推行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建立健全教师家访、谈心日制度,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资助、帮扶,鼓励退休教师和其他热心人士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认真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湖南省妇联在全省推广实施“代管家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代管妈妈”活动,使“留守儿童”受到了更多的关爱。河南省积极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难问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04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已经免收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借读费,在收费、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实现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为促进城乡儿童互学互助,湖北省团委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百万图书进山村”活动,动员10万家庭条件较好的城市少先队员每人向一名农村少先队员捐赠10本优秀少儿图书,实现了全省20万城市、农村少先队员长期结对、互学共进。各地还注重关爱闲散青少年和问题青少年。湖北省黄冈市针对全市近30万名青少年小学、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无业可就、无人管理的实际,发动社会各界进行“一对一”帮教扶助,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郑州市教育局与郑州市少管所联合启动了“救赎工程”,由三所职业中专分别为少年服刑学员提供文化课学习、计算机、电子电器等职业技术培训,协助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社会反响良好。

发挥“五老”队伍特长和优势,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省十分注重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河南省关工委针对青少年法制知识淡薄的实际,专门设立了法制教育组,采取举办法制讲座、法制知识竞赛、参观展览等形式,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选派优秀的老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组成报告团进行巡回报告,去年,全省有4万多名老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组成报告团3200多个,作报告22000多场,听众达260多万人。郑州市在金水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10月在全市选聘了15000多名“五老”担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义务监督员,每个社区、村组配备5―7名。为保证这些义务监督员切实发挥作用,郑州市还组织编写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义务监督员手册》,对义务监督员进行岗前培训、业务知识考核,印制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监督证》,配发了《义务监督登记本》,对每次监督行为进行登记,并建立信息通报、动态管理、奖励淘汰机制。目前,万余名义务监督员活跃在郑州市大街小巷,对网吧、书店、图书音像店进行有效监督,受到了各界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长效管理。湖北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情况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和干部岗位管理考核体系。河南省文明委对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行问责制,定期听取有关单位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建立出版物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网吧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从教育、监管、处罚、责任追究等方面对“扫黄打非”和网吧治理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对未成年人读物出版实行资源倾斜政策,在书号、刊号、版号、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出版社多出精品,满足未成年人的需求。注重加强机构建设,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长沙市在市、区、县三级设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门机构,确定了编制,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长沙市财政每年拿出310万元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区、县财政也确定了相应数量的专项工作经费。河南省教育厅规定,从2004年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设立德育专项经费,建立健全中小学德育工作机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组织和物质保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