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透视中国金融新视角

2005-0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央木 我有话说

中国金融的市场化转型始于何时?这似乎早有定论,因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始于1979年,作为中国经济总体的一部分的中国金融,其市场化转型似乎也应该是始于1979年。但是,易秋霖在《中国的非均

衡金融》一书并不这样认为,作者将中国金融的市场化转型定在1998年,而此前的1979年至1997年底是中国逐渐建立起完整的金融体系的时期,并且,此期间建立的是一个非市场化或者说是计划的金融体系。

如果考察中国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1979年前,中国已经存在一个完整的计划经济体系,但并不存在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金融只是财政体系中的一部分。1979年后,中国经济开始了市场化改革,逐渐放开了对价格的控制,将生产自主权交给企业,改变以国有独资形式为主的所有制形式。与经济市场化改革同时,1979年之后,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建立,到1998年左右,中国完整的金融体系才基本建立起来。1998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相对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放开对大多数价格的控制,开放非国有企业的进入领域,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规模展开,等等,而此时,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才真正开始起步,其主要标志是:放弃对金融机构放贷的数量控制,利率市场化的起步。在1979年至1998年这20年中,中国金融机构对最主要的金融市场交易的价格(利率)与数量(放贷总量)实行计划控制,因此总体上来说,此期间的中国金融是非市场化的、计划的金融。

从上述对比可以发现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在时间上的滞后:1979年前是非独立、不成体系的金融与完整的计划经济体系相对应;1979年至1998年,是非市场化的金融(计划金融体系)与转型中的经济体系相对应;1998年之后,是转型中的金融体系与相对更加完善的经济体系相对应。所以说,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比经济的市场化晚了约20年。易秋霖博士在得出上述结论后认为,这种滞后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金融非均衡。

这是透视中国金融的一个新视角。从这一新视角出发,作者在这部30万字的著作中运用严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围绕中国金融的非均衡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比如,自1979年起,中国的储蓄存款增长率一直就很高,对此的相关解释已经有了很多。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虚假储蓄增长说”作为一种新解释,并通过数学模型与统计数据相结合予以证明。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中国的非均衡金融》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得到的结论上均有许多创新,从而使之成为中国金融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特别是作者创立的“复合非均衡”这一新范畴,为分析中国经济与金融中的许多问题,如经济货币化、金融深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等,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

《中国的非均衡金融》易秋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