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九十有二 聊抒所感

2005-02-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王锺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清史研究专家。著有《清史杂考》、《清史新考》、《清史续

考》、《清史余考》等作品,主编《中国民族史》,曾参与点校中华书局《清史稿》。在中华书局为其出版的《王锺翰清史论集》座谈会上,92岁高龄的王锺翰先生做了情辞动人的发言。

予生而多病,几不能成活,加之为家中季子,故深得家母之怜爱,任我终日嬉戏。在我家四周方圆十里之内,不管深山密箐,险峰峻岭,均是我随意奔波遨游之地。十龄时,因见大我一岁的堂姊入学念书,遂求母亦许我入学。既入学,即诵“论、孟”,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咿呀学语,略识几个字而已。稍长,从唐子玉师读《诗经》与《左氏传》,一年半内通诵并全部默写一过;逾年,从同里举人、县拔贡夏凤喈师读,授《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云云。师津津乐道,我听之茫然。年十四,里中宿儒席梦禅(业)师主讲应滨学社,予往受教。先诵《礼记》之《檀弓》、《曲礼》、《学记》诸篇,另授古文名作数十篇。

年十五,随同里师友离乡背井,远赴长沙,考入雅礼中学,六年毕业。1934年秋,又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继升入研究生院,前后亦共六年,六年间得侍洪煨莲(业)、邓文如(之诚)、顾颉刚(以字行)诸大师门下,稍稍窥识为文、治学、事功、经世及为人、交友、尊师、重道之门径。

记得在应滨学社求学时,我年仅十四,偶于学社大厅内见一位自命会看相的身材高大不知姓名之壮年男子指着我,说我活不了二十九岁;当我1941年正二十九岁时,回忆起相面人说我的话,直到那年十二月已过,而我还好好地活着。而今我年又过九十有余,洵非予始料所及之一。

洵非予始料所及之二,1957年夏间,正值予不惑知命之年,第一部结集《清史杂考》正交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已排好付印发行之际,我已内定为“右派”,书稿不能出版,但根据市委规定,未经批准不得视为正式右派,“杂考”竟得以出版发行。1963年又由中华书局再版过一次。

洵非予始料所及之三,自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的二十年间,正是我四十四岁到六十五岁精力充沛、奋发有为之大好时光,竟被白白断送。

洵非予始料所及之四,予既被错划为右派后,于1959年夏被调到辽宁沈阳市去参加《满族简史》的编纂工作,假日多暇,予每星期日上午八点乘无轨电车从沈阳市北昭陵附近(予等住处正位于昭陵北部)直达市南部沈阳市东三省直属国家图书馆,即伏案翻阅抄录《清历朝实录》满文本,三年内共抄有二十本(现仍保存于寒舍书框内)。现每每忆起,辄庆幸时光未曾虚度也。

顷者予虽年过九旬有余,而思路尚清晰未乱,每日晨起绕家属院区步行一周,九时浏览书报,仍能伏案作书一二千字。中午小憩两小时,三时起床,一般回复友人书札,四时半起看电视海内外新闻报道。晚餐后仍看电视。一般晚九点即睡,最晚不超过九点半。睡前吃夜宵一小碗,十点当可进入睡乡。

此番蒙中华书局诸同人厚爱,予所著《王锺翰清史论集》得以面世。“论集”为收录予平生著述最为周备者,且装帧考究,版式得当,纸张润洁,点校精详,又有启骧先生题签为之增色,予十分心慰。此时此刻,高朋满座,少长咸集,可表明我国史学研究事业后继有人,令人深感快慰。然岁月无情,因年高而渐显笔端艰涩,故聊抒所感,草成兹篇,实难表予感激之情于万一也。

2005年正月吉日下午
序于中央民族大学34―5号私寓
王锺翰
时年九十有二
(标题为编者所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