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学•旅游文化•现代化

2005-0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许宗元 我有话说

国学即本国固有之学术文化,亦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两大载体―――非物质的与物质的。通常所指的国学、传统文化,属非物质层面,载诸讲章论坛、经史子集、信仰言谈。本文则聚焦于物质载体。我乃文明古国,遍中国的古祠庙、牌坊、书院、民居、寺观、石窟、古塔、古城、古宫、古桥、古亭、古村落、古园林、古陵墓、

摩崖石刻等等,无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欲探讨国学之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今日世界文化,笔者以为可以引入一个介体―――旅游文化。

国学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国学须被国际社会广泛认知。旅游文化正是使国学被广泛认知的津梁。一国之传统文化愈悠久愈精深,则愈难被世人认知。中华文明乃世界四大古文明中惟一未中断者。中国文化的文字载体―――汉字是表意的方块字,与世界“主流”文字―――拼音文字迥异,更增加了世人的认知难度。而通过旅游文化来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则容易得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旅游业成为今日世界之朝阳产业,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来华旅游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我们正可让千百万海外游客通过文化旅游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这部大书。

就世界旅游业来看,各国的世界遗产是该国最热门的国际旅游景点。中国是第三世界遗产大国,至2004年拥有30项世界遗产。30项中,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文化遗产21项、文化景观1项。如双遗产泰山,就思想文化而言,是儒、道、佛包括中国原始宗教的载体;就政治文化而言,中国历代72位君主泰山封禅;就审美文化、科学文化、修学文化、修身文化而言,从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徐霞客到后之文人名士要人皆以游览、栖身泰山为乐事,于是泰山以一山而积淀数千年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名山―――五岳之首;仅今存的摩崖石刻便有1018处、碑碣题词819块;世人乃谓登临游览泰山如读中国历史文化长卷。泰山是首批世界双遗产,所以获得世遗身份后一直是国际旅游热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通过旅游被国际社会、地球村民日益广泛地认知。

国学现代化的第二要义是国人的文化自觉。费孝通教授为“文化自觉”作的定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方可在文化转型期取得自主能力,方可使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多元化世界文化之构建。旅游文化正是实现国人文化自觉的推进器。文革结束后,中国旅游业重新起步,至90年代,每年有四亿人次国内游客。每年数亿人次的国内游客无疑有利于国人的文化自觉。庐山是中国30项世界遗产中惟一的文化景观项目。东林寺楹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中的“三教三源流”,正道中庐山乃儒道佛三家思想文化之载体。夏禹王疏九江、秦始皇南巡登庐山之说,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苏轼、岳飞、陆游、文天祥、李时珍、徐霞客等游山栖山之实,则积淀了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审美文化。山中建筑文化、书法文化、隐逸文化、养生文化、茶文化等等,共同构筑成一座世界级文化名山。庐山旅游既是文化认知,亦是文化自觉;一山一周有十万游客,旅游文化之推进国人文化自觉,已无庸置辩。因此我们说:通过旅游文化可使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长与短,然后扬我之长,克我之短,进而由文化自觉至文化创新。

国学现代化的第三要义是文化交流。国学只有在国际大交流中方可现代化。旅游之本质,实为一种文化交流。国际旅游实即国际文化交流,它不仅促进文化认知、文化自觉,也大大促进异质文化交流。“旅游”可以使各国各民族在继承、发扬自身优秀文化之同时,由文化比较而致自我批评,进行自我超越,开掘自身文化深处的创造力、融合力。即如我国20多年的国际旅游,促使国人逐步认清文化帝国主义的本质,从而在维护中国文化独立、保持发扬我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宽阔的胸怀、开放的心态取他人之长,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