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突破“两弹”对发展高科技的体会

2005-02-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贺贤土,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领导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专家组工作,为我国形成独立自主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在国际

上首次获得电磁波产生自生磁场的正确表达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

1955年1月党中央作出了创建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说到突破“两弹”对发展高科技的体会,除了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这些基本精神之外,我感觉还有以下经验可供借鉴。

学术民主,群策群力,团队精神在突破氢弹的日日夜夜,不管你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会上,在平时的研究工作中,都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年轻人的奇异怪想,科学家们的科学分析与总结,群策群力,从零开始,最后氢弹原理终于被这个团队征服。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的2年零2个月时间里,抢在法国人之前,突破了氢弹原理,这是团队精神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大约十年前,彭桓武先生把他作为第一作者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章、奖状送给所里时写了一副对联:“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日新”,这就是突破原子弹、氢弹团队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发展我国高科技事业的宝贵经验。

重视基础研究和预研,慎重选择技术路线核武器研制是一个大科学技术系统工程,既涉及复杂的科学问题,又涉及特殊材料和精密工程技术问题。核武器作用原理的探索需要物理学、力学、数学计算和实验诊断等学科的综合基础;而核装置的制造需要高性能炸药和核燃料等特殊材料以及各种部件的精密加工。这些只有重视(应用)基础研究,才能物理上设计出核武器;才能通过工程设计、精密加工生产出高性能核武器,在核试验场进行核试验。因此,核武器是建立在科学规律认识基础上的高技术产品。

以基础研究为先行的预先研究是进行知识和技术积累的基础,是发展高性能核武器的重要保证。我们仅仅通过46次核试验,实现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武器小类型化等六个里程碑性的大跨度发展。在设计水平上达到了美国相关类型核武器的同一档次。

辩证唯物思想指导,分解研究,总体集成,抓主要矛盾早在突破氢弹初期,周恩来总理就指示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研究工作,把科学家们已经掌握的科学思维和已习惯运用的工作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哲学高度。

氢弹是一个十分复杂系统,从初级的炸药爆轰开始到次级完成热核点火和燃烧,需要经历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按照辩证唯物思想,把这个过程分解成为互相联结的一系列子过程,或者把这个复杂系统分解成为各个相关的子系统,然后研究清楚各个相对简单的子过程(子系统)的行为,进而研究这些子过程(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最后再由简单到复杂总体集成,就可能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从而抓住氢弹的“牛鼻子”。

以任务带学科,出成果,出人才核武器的研制带动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辐射流体力学、辐射输运、粒子输运、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高电离度原子物理、高温高压状态物理、热核反应动力学、高性能计算机等学科以及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在完成任务、发展学科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批为祖国核武器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就有35位以上的科学家被选为两院院士。

四十年来,我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一、二、三等,以及发明奖多达几百项。我们不仅在核武器研制方面,而且也在与核武器有关的高技术以及有关基础研究方面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