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2005-02-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春时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主流学派实践美学也是主体性美学,它认为审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

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主体间性是哲学本体论的命题,它把世界看作与人平等的主体,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对话、交流、融合,从而进入本真的存在。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是人对世界的真正把握和自由的实现。当代中国产生了与实践美学对立的后实践美学,它主张审美不是主体性的胜利,而是主体间性的实现,从而实现了由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转向,也实现了中国美学与世界美学的接轨和中国美学的现代化。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这是第三次中国美学论争。这场论争持续到今天,已经发展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论争。这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它的基础是作为现代性核心的启蒙理性。启蒙理性的基本精神是主体性,它成为对抗宗教蒙昧和神本主义的思想武器。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是主体性的胜利,从而适应了启蒙的需要。康德建立了先验主体性美学;席勒继承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并把审美当作成为自由人的途径;黑格尔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主体性美学体系,把主体性倒置为理念,以理念的由低级到高级、由异化到自我复归的历史运动来肯定自由精神的胜利。青年马克思在实践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主体性的哲学与美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地体现了他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总之,主体性的主线贯穿着整个近代美学的历史。

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突破和发展。古代美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的基础上,认为存在是实体性的,一切现象都是实体的表现,美也是实体的表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是实体,而美就是数量关系的和谐。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精神性的实体,而美是理念的属性,审美是灵魂对理念之美的回忆。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个别的存在物,因此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中世纪美学成为神学的附庸,上帝成为实体,而真、善、美则成为上帝的属性。古代客体性美学抹杀了审美的主体性,这表明古代人类还没有自觉地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近代主体性美学肯定了人类的主体地位。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的价值的提高。主体性美学配合了启蒙运动,推进了现代性的发展。中国当代美学也经历了由客体性美学到主体性美学的历史进程。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蔡仪的反映论美学为代表的客体性美学占主导地位,它主张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美感是对客观的美的反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体性实践哲学指导下,以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成为主流,从而使中国美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实践美学认为,实践创造了人类世界,也创造了美;美是人化自然的产物,或者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李泽厚以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改造康德的先验论,企图通过“积淀”说沟通二者,完成“后验变先验”的理论建构。实践美学高扬主体性,克服了反映论美学的片面客体性,推进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主体性美学暴露出历史局限和理论缺陷。主体性是现代性的产物,是启蒙理性的核心,它本身就存在着阴暗面。建立在主客体对立基础上的片面的主体性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随着现代性的胜利而日益加剧,造成环境的毁坏,人与人的疏远。因此,现代哲学、艺术展开了对于现代性(主体性、启蒙理性)的批判。就理论缺陷而言,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性的胜利,而实际上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前提下,主体性无法解决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以及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作为自由的实现,并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结果,也不是主体征服客体的产物。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世界作为客体,并不能充分地被主体把握。从实践论的角度说,世界作为客体,主体不可能彻底征服它,客体作为外在之物也会抵抗主体的征服,如自然对人类征服、索取、占有的报复,更不用说人对人的支配、征服所导致的暴力、冲突和异化了。

现代哲学不再把存在看作主体性的存在,而是看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同存在。这就是说,主体间性成为存在的根据。在这个基础上,现代美学完成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现象学大师胡塞尔首先提出主体间性概念,他为了避免先验自我的唯我论嫌疑,企图寻找先验主体之间的可沟通性,他把主体之间达成共识的可能性称为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是认识论的主体间性,而不是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因为它仍然在先验主体构造意向性对象的前提下谈论先验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存在哲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共同的此在”即共在,它具有主体间性的性质。但是,这种主体间性是此在的规定而不是存在的规定,仍然没有提升到本体论高度。只有在海德格尔晚期的哲学思想中,主体间性才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他批判了主体性哲学,认为主客关系“是个不祥的哲学前提”,“人不是在者的主人。人是在的看护者。”他批评了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破坏,提出了“诗意地安居”的理想。他认为“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安居本身必须始终是和万物同在的逗留”,“属于人的彼此共在”。具体地说,就是“大地和苍穹、诸神和凡人,这四者凭源始的一体性交融为一”。这种天、地、神、人和谐共在的思想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的哲学和美学。伽达默尔以主体间性思想建构了现代解释学。他认为文本(包括世界)不是客体,而是另一个主体,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谈话过程。他认为理解和语言行为都是一种游戏,而游戏是无主体的,游戏本身就是主体。这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主体间性思想,即阐释者和文本在解释中失去了主体性与客体性,而融合为交互主体即游戏本身。他认为解释活动不是对文本原初意义的再现,也不是解释者原有意见的表现,而是主体的当下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视域融合”是主体间性思想在解释学领域的体现。总之,现代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间性的活动,而不是片面的主体性活动;主体间性思想贯穿了现代美学的发展历史。现代主体间性美学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以及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克服了近代主体性美学的理论缺陷。主体间性是哲学本体论的规定。所谓存在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是主客不分、物我一体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现实的、已然的世界,而是可能的、应然的世界;不是异化的存在,而是本真的存在。只有把现实存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转化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建立一个主体间的生活世界,才能达到本真的存在。这就是说,现实主体必须放弃片面的主体性地位,改变对世界的主人态度,把异化的、现实的人变成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时,现实的、异己的客体世界也变成有生命的、与自我主体平等的主体世界。两个主体通过交往、对话、理解、同情融合为一体,成为自由的、超越的存在。现代生态哲学的兴起,就是对启蒙理性和主体性哲学的反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它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体征服客体的关系,而应当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即把自然看成与人平等的主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存在的主体间性本质只有在审美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审美的主体间性是最充分的主体间性,它克服了人与世界的对立,建立了一个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和谐共存的自由的生存方式。无论是艺术还是对自然的审美,都是主体间性活动。艺术品展开的世界不是客体,而是人的生活世界,我们不能像对待客体那样面对艺术品,而是把它当作真正的人的生活去体验,与之对话、交往,最后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同情。审美作为对世界的最高把握,不是科学的认识,而是人文科学的理解。理解只能是主体间的行为,只有主体对主体才能理解。审美的交互体验、充分交流、互相同情达到了真正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对世界的最高把握。审美作为自由的实现,不是客体支配主体,也不是主体征服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互相尊重、和谐共在、充分同一。总之,审美的秘密,不在客体性,也不在主体性,而在主体间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