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学生阅读时间越来越少

2005-02-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松波 尚海涛 我有话说

读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家长的培养引导下,孩提时代,他们就已经开始看各式各样的小画册,读一些写有诱人童话故事的小人书,读书时那煞有其事的样子,绝对是一道迷人的风景。逛书店也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如果家长愿意,他们肯定想把所有的小人书买回家。那时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总是在自由地支配着属

于自己的时间,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羁绊。一本小人书往往会看个不停,而且看得那样入神,那样津津有味。所以很多的时候,他们会读“破”书。现在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又怎么样呢?笔者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发现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正逐步淡出学生的生活。

一、调查情况

我们在山东省肥城6所小学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有3400余名学生参与,情况是:

 

你对读书感兴趣吗

不感兴趣0%

一般0.7%

感兴趣64.5%

酷爱读书34.8%

 

你平均每周读几本课外书

不足1本68%

1本30%

2本2%

2本以上0%

 

书籍来源

家长购买40%

个人用零用钱购买55%

租借2.8%

去图书馆看1.5%

同学交换读阅90%

你在什么时间读课外书

课堂上2%

课下18%

家中80%

 

 

你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有多少

半小时以内78%

1个小时左右5%

1.5小时左右1.8%

2小时以上0%

几乎没有时间读书95.8%

读书是否有师长指导

有12%

无88%

 

 

 

你写读书笔记吗?

坚持写3%

有时写89%

从来不写8%

通过对既得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读书状况有喜亦有忧。喜的是,孩子们对于读书仍然坚持着较高的兴趣。在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34.8%的学生酷爱读书,64.5%的学生对读书较感兴趣,只有0.7%的学生表示,读书兴趣一般。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系统、自由读书的时候更是少之又少。

二、原因分析

一是没有时间读书。从调查情况来看,时间问题是困扰学生读书的一个主要问题,有95.8%的学生认为自己几乎没有时间读书。过重的课业负担,强行挤占了他们宝贵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被迫望“书”兴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超标,在学校里学科课程几乎霸占了整个的课程表,很难看出有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由读书。回到家中,家庭作业往往要占去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作为小学生来讲就够忙的了,如果再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看自己喜爱的动画儿童节目,那么读书的时间就简直可以忽略了。

二是无书可读。在接受问卷调查的85个教学班中,我们随机抽取了10个教学班,对这部分学生的课外书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首先请每一个同学把自己的课外书籍摆放在桌面上,结果十分令人惊讶!在学生们一阵苦苦搜集之后,竟很少有课外书。10个班475名同学,只有20本书可勉强称之为课外书。充满他们那并不算很小的课桌洞的,是一本又一本的习题集、一日一练、试题荟萃、名师解题…… 

几乎每个学校里都有图书馆,这应该可以解决学生们无书可读的状况,然而事实上情况并不理想。各式各样的学科辅导材料、教学参考书、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旧书……那些甚至早已泛黄的书页实在很难说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复本过多,新书匮乏,书籍不能及时地更新早已使学校图书馆形同虚设,很难承担起传承文明、教育孩子的重任。部分学校的图书室(馆)早已多年无人问津,图书橱子上的钥匙也已不知所去,如果没有上级部门每年几次的督导检查,恐怕早已会“画檐蛛网,门可罗雀”。

读书还涉及到一个经济问题。在大多数的农村,很少有可以租借图书的图书馆,这就使得小学生获得课外书的主要途径只有购买,现在图书的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少儿图书,动辄十余元、几十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讲,孩子们获得的课外书数量就会相对少一些,甚至长时间得不到一本课外书。

三是书籍层次参差不齐,读写分离,缺乏指导。“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什么样的书才能算是好书呢?又该如何去读这些好书呢?这些都是在学生读书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提供的课外书中,我们发现了一本“幽默笑话”。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本“成人幽默笑话”,上面呈现的内容就像手机上莫名其妙收到的“黄段子”,这又怎么能适合小学生阅读呢?凡此种种,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的课外书比较单一,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一些作文选、作文辅导等图书,较少有成系列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图书。小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竟然不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何物,不知《青春之歌》是歌还是书,没有读过高尔基的一部作品,其涉猎到的图书层次可见一斑。

在调查时我们发现,教师对于学生的读书情况几乎没有指导。48个教学班只有6个班设有读书笔记,而且这些读书笔记的利用情况并不好,可以说是“有名无实”。既没有学生高质量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又没有教师的指导。

三、一点体会

由于小学生的各种认识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选择辨别能力不强,而对新事物的接受又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读书时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如何使小学生有书可读,并能及时加以指导呢?结合体会,谈一谈我们的看法。首先,教师得是读书迷,能言传身教。工作之余,多读点好书,读各种各样的中外名著,读大大小小的社科期刊。一杯清茶,一份心爱的书刊,静静地读,是何等的甜蜜与惬意?把读过的这些书籍报刊再介绍给班里的学生看,让他们互相传阅,渐渐地他们就会和老师一样,迷上读书,学得像老师一样每每在新书刊到来的那些日子里,翘首以待,引颈张望,在等待那心仪的书籍、享受那有书可读的时刻。在上网阅读等阅读活动中,每每遇到美文,或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一首极富哲理的小诗……将其摘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们听。在文章的感召下,孩子们逐渐就会有无数次的泪眼迷离、为之动容,师生共同经历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共同来感受文学的魅力,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其次,要精心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推动学生读书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是助推剂、催化剂,它有利于学生及时再现读书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认知体验和知识储备从中生成自己新的认识。让他们及时地将自己生成的新认识、新思想记录下来,记下自己的心历路程,在一篇篇的读书笔记中留下自己坚实的心灵成长的足迹。

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我们都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读书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使他们能够自由翱翔在书籍的海洋里,去含英咀华,在读书中丰富情感,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在读书中明辨是非,在读书中修养身心,在读书中成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