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脐带妈妈”江尔•热哈提

2005-0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江尔同志没有做过什么突出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一点特别难得。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像江尔这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我们的社会就会不断前进,我们的事业就会永远先进。”见到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木拉提别克县长时,他这样评价江尔。

学一辈子知

识就为了老百姓

“说实在话,当江尔1986年调到县人民医院时我们很多人都瞧不起她。一没有学历,二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怎么干助产工作呢?那时我们全院每一个人都让她问遍了,见到谁她都抓着问问题,一些人都怕见她了。但她从没有放弃过,一本《妇产科学》教科书让她翻烂了,她的技术也成为全县最好的。”

与江尔一起工作了十几年的福海县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张丽娟如今回忆起当年的事,还是一脸的无奈。“其实这都是工作逼出来的。刚工作时,我连医生的医药处方都看不懂。一天,因为不懂汉语,差一点误了一位病人的治疗时间,病人很生气,领导也对我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我擦掉委屈的泪水,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攻破难关,做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江尔回忆道。

就是靠着这样一股精神,江尔,这个高中毕业前从未使用过汉语的年轻人,靠自学、不耻下问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小姑娘成为福海县远近闻名的助产士。

齐干吉迭乡乡长沙恒别克永远记着这样一件事:1991年9月25日晚,已是县医院副院长的江尔半夜听到了他叫门的声音,立即打开门问他怎么了?当江尔得知他妻子在医院生产时遇到问题,一些年轻助产士感到没办法后,立即冲出家门向医院跑去。当时江尔家与医院隔着一堵墙,为节约时间,她二话没说就从墙头上翻了过去。沙恒别克这位大小伙子竟然翻了几次都没翻过这高达近二米的墙头。待他来到产房时,江尔已顺利地接生了他的两个女儿。从此,这里又多了两个叫江尔“脐带妈妈”的孩子。

福海县人民医院记录着这样一个数字:1978年江尔调入县医院时,该县还处于生育高峰期,全院却只有江尔一位助产士,一天24小时没有休息时间。当时县人民医院每年接生400多位孩子,两年多,江尔一人把1000多名孩子迎接到世上,让他们见到了阳光。也就在此期间,那本老医生送给她的《妇产科学》教科书让她翻烂了。而她竟然可以用汉语写医学论文了,其中有两篇还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直到今天,这位年过50、早在1999年就担任县妇幼保健站站长的江尔还时刻不忘学习。“我基础差,低子薄,只有自己下苦功夫学习才行。学一辈子知识就是为了老百姓,为他们服好务,是我最大的幸福。”

让产妇和孩子受益

降低孕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简称降消项目)要在新疆选择执行县的消息让江尔看到了为老百姓解除难题的希望。为将这个项目拿到福海县执行,她背着烤馕,坐硬座大班车往返在600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市与福海县间。当项目争取到后,她首先想到的是各乡村医院的设备配置和乡村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阔克阿尕什乡萨尔喀木斯村孕妇蔡华琳自嫁到这个村后,见到最多的一位医务人员就是江尔。“她常到我家来,一来就问这问那的,把我当成她女儿一样关心。不仅她来,乡医院的妇幼专干也是常来给我检查身体,告诉我许多知识。”

齐干吉迭乡人民医院妇幼专干木尼拉说:“正是执行了这个项目,我们医院才有了各种好的医疗设备,我们也有了众多的学习机会。”

一位产妇产后大出血,木尼拉感到有点束手无策了,她一边给江尔打电话,一边及时把产妇往县医院送。正在地区开会的江尔听说后,赶了100公里的路,站在了县医院大门口迎接产妇和木尼拉。当木尼拉看到江尔站长站在医院大门口时,她两眼湿润了,她知道这位产妇有救了。因为这几年间,江尔跑遍了福海县所的牧民农民家中,向每一位育龄妇女宣传降消知识。

降消项目执行前,福海县孕产妇死亡率达42.283/10万,项目实施后,在江尔和妇幼保健站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福海县连续四年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率均为零,在新疆29个执行该项目的县级单位中名列前茅。2004年被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财政部联合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说起自己的新工作,江尔深情地说:“降消项目是为全县所有的育龄妇女和儿童们带来福音的好项目,虽说这个项目没有多少钱,工作还特别繁杂,但只要能为老百姓带来好处,我们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现在全县已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网络机构,我们的决心是:不让一位产妇发生问题,不让一位新生儿患上破伤风,让每位产妇和新生儿都健康成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