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看待京城的保姆荒

2005-0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苏海南,1950年3月生于湖南,现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

长、中国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兼职教授。

记者:今年春节后返京的保姆人数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有人说京城闹起了保姆荒。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苏海南:从去年开始北京就缺保姆,去年的缺口是6万,今年上升到10万,我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京城保姆的比较利益偏低。北京市的保姆工资不高,一般只有500元左右,相比较而言北京小时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去年从6元提高到了6.8元,节假日期间还达到了15.5元,而一般服务员的工资也大都超过500元,有的还达到1000元。再加上去年国家陆续出台的减免农业税费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吸引了一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重新回乡务农。当保姆和务农的比较利益差不多,保姆工资低,再除去交通费用,剩钱不多,而农活是干三个月,其它几个月比较轻松,而且不离故土。二是保姆的工作性质特殊,大部分寄住在雇主家中,工作单调,食宿在一起,极易引发矛盾且不好处理,工作不稳定性强,正好利用节假日等机会,雇佣双方都重新选择。三是供需渠道不畅,供需双方磨合不默契。需雇保姆的人家有的不知或不愿另花钱通过家政公司雇保姆,回家的保姆再返京时,也担心找不到好人家。此外,北京市的失业人员、下岗工人不愿干保姆工作,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京城的保姆荒。

记者:你认为怎样才能缓解京城的保姆荒?

苏海南:首先,雇主应考虑花500元找保姆的现实可能性,政府或有关中介机构可提供保姆市场信息,引导雇主合理提高保姆的薪酬,使之不低于相应比较利益关系。其次,政府要加强对家政业的管理,把保姆作为一个大的职业类别看待,逐步实行职业化管理,有必要建立家政行业协会,打造家政品牌,同时要增加供需沟通渠道,提供更好保姆市场服务。第三,加强对保姆的培训,对第一次当保姆的人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教她们简单的家政服务知识,帮助她们提高城市生活能力,劳动保障部门的这类培训并不需花多少钱就可做到的;而中介机构还可分层次进行专项家政培训,由此提供一些高素质的保姆,以满足一些雇主的高要求,但对高素质的保姆必须支付更高一些的薪酬。第四,再多开辟一些新的供给渠道,多管齐下,重点地区抓住不放,新的地区去拓展,同时引导北京市的失业人员、下岗工人加入到家政行业。

记者:从京城现在的保姆荒再到去年的民工荒,从中折射出什么问题?

苏海南:这两荒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外在表现,供给方由于需求方给的待遇偏低,不愿低价供给,需求方发现自己给出的价钱难以吸引供方,就会反思自己的价格,通过双方的博弈、谈判和竞争机制,迫使供需双方重新达成新的价格。出现这两荒其实是一件好事,使需求方重新考虑增加工资、提高待遇,同时也会提出相应要求,这也促使从业人员努力提高素质去满足需求方的条件,推动从业人员的素质整体提高,市场价格趋于合理,也促进雇佣关系的逐步成熟。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总量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出现了局部就业供给不足,这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重要表现,“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劳动力供需在地域、行业内、职业种类中出现了不平衡。应该看到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是解决就业供过于求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从硬件设施上增强供需双方信息沟通平台,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去实现供需信息的收集和传达,软件上要加强管理,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障碍,重视职业技能培训,使供给方能符合需求方的要求,需求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从而增加就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