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喜看上海爱乐在崛起

2005-03-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林子民 我有话说

一月底在上海,有幸在装饰一新的上海音乐厅出席上海爱乐乐团的贝多芬作品音乐会。本来没有抱多大希望的我,不禁为这个乐团振

奋的精神、激情的演绎、严谨的台风、整齐的水平所感动,所引领,所折服。我想由衷地说:“上海爱乐不愧是中国乐坛正在崛起的一支生力军。”

对这个乐团我是生疏的,但对指挥乐团的陈佐湟博士,我却熟悉。1996年他从美国回来组建了中国交响乐团,中外媒体都做过大量报道,那时我们从海外回来,都想去听听中国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我听过他指挥的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被他严谨的音乐精神所折服。他不是那种作派花哨、追求外在的指挥家,他的音乐从心底里流出,富于情感,富于思想,你可以感到,他对他所指挥的音乐,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和深入研究。可贵的是,几年不见,他非但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理想,反而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成熟而自觉了。他接手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一职不到一年,就使得这个乐团又打上了他的印记而显得扎实稳健。演奏员虽然年轻,但他们个个都有很强的领悟力,对于指挥所给出的每一个微小的手势,大概也包括细微的眼神,他们都能做出敏锐的反应。看得出这场音乐会是陈佐湟的精心安排,全部贝多芬作品―――第五钢琴协奏曲和第五交响曲。对于全世界的乐团来说,这位被公认的最伟大的作曲家的作品永远是他们的看家曲目,它们既能使乐团锻炼成长,也能使乐团发挥最高水准。陈佐湟曾在美国和墨西哥担任过几家乐团的音乐总监,训练乐队已有多年经验,必是也把贝多芬作品作为这个乐团前进的基石,以期达到打牢基础、正本清源之目的。

是晚我坐在观众席中,听到邻座议论,一问才知他们是这里的常客,对上海爱乐一直追随。他们说这个乐团是经过陈博士改组过的,为了弥补管乐声部的薄弱,吸收了一些欧美裔演奏员,这就使各声部之间达到了相当的平衡。一个城市的乐团在市民中如此扎根,真是幸事。钢琴独奏家梅罗奥・弗朗切斯是一位学者型的大师,他有着深厚的修养和纯正的技法,他与陈佐湟相得益彰,把这首“皇帝”钢琴协奏曲演绎得庄严而高贵。可惜的是上海音乐厅的灯光师似乎不大懂得古典音乐的规矩,在观众正要欢迎钢琴家再次返场时,就把剧场大灯开亮,强行进入中场休息状态,致使观众与音乐家的交流被迫中止。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是全世界的乐团演奏得最多的作品之一,也是许多大指挥家一生求索而寻求其真谛的乐曲。伟大的指挥家伯恩斯坦盛赞它单纯而合乎逻辑,简省而有力量。陈佐湟肯定不是第一次指挥这部作品了,看得出,他力图挖掘出每个音符中的意义。温文尔雅的他一旦进入到贝多芬的音乐当中,力量喷薄而出,以强劲坚实的手势,向乐队传达着一种决不向命运低头的气概,演奏员们也毫不示弱,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各声部都表现出最佳演技状态和情感投入,丝丝入扣,声色俱佳,富于张力的音乐将一种深沉的情绪传达给在场的观众,所有的人,与乐队、与指挥、与贝多芬一起,经历了内心的不安,感受了人性的温暖,最终走向胜利的辉煌。整个演奏如江河奔涌,剧场的安静与音乐的大起大落形成巨大反差,当人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情感的积聚时,终于,音乐戛然而止,观众欢呼、喝彩,他们将憋了整晚的情绪一下子释放出来。这种力量,是贝多芬的音乐所特有的,是上海爱乐乐团所传达出来的。

音乐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可以看出乐团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以陈佐湟的职业精神,他应该是认真对待每一次排练的。上海爱乐乐团有这样一位音乐总监,幸甚!中国乐坛多一些这样的稳扎稳打的乐团,则是大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