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七大江河水系劣Ⅴ类水质约占三成

2005-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润丰 我有话说

水是生命之源2004年6月9日,宁夏西海固地区同心县周家川村的两名少年抬着一桶水走在焦枯的土地上。新华社发

全国人大农业

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路明日前表示,2005年1月份监测显示,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水系劣Ⅴ类水质占28.4%。水污染已出现由支流向主干延伸、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由陆地向海域发展的趋势。

按照地表水国家标准,水质分五类,类别越高,水质越差。而劣V类水的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2005年1月对七大水系的175条河流、345个断面的监测显示 Ⅰ-Ⅲ类水质占46.7%,其中Ⅰ类占9.0%,Ⅱ类占17.7%,Ⅲ类占20.0%;Ⅳ-Ⅴ类水质占24.9%,其中Ⅳ类占16.2%,Ⅴ类占8.7%;劣Ⅴ类水质占28.4%。七大水系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按污染程度由轻到重的次序是 珠江、长江、松花江、淮河、黄河、辽河和海河。

路明介绍说,同期对全国52个主要湖泊评价显示,5个受到污染,26个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滇池、巢湖、太湖最为严重。滇池五类水质占69%,劣Ⅴ类水质占31%。不少湖泊出现藻类爆发。

统计显示,2003年我国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80亿吨 2/3为工业废水,1/3为生活污水 ,比1980年增加2倍。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中。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

“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正面临严重威胁,危及饮水安全的基本因素是水污染问题。”路明强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已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全国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水源不合格,平原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短评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青山秀美,绿水环绕。大自然因水而增添灵性,人间万物因水而勃发生机。而今,随着工业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的山青水秀已不复存在,水质污染,臭水横流,昔日的美景已成为永久的记忆。

3月22日是第13届世界水日,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中国属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还存在着严重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不平衡。所以,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在我国已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奋斗目标。让我们大家都来珍惜水资源,让清水的涟漪不仅漾满我们的记忆,也能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