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雅典娜的故乡

2005-03-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 我有话说


狄奥尼索斯酒神剧场

应希腊新闻部的邀请,记者日前到神话的国度希腊首都雅典采访。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从瑞雪纷飞的瑞士飞临雅典上空。爱琴海透着

令人心醉的蔚蓝,一座座小岛泛着翠绿,不时有白色的帆船像片片洁白的羽毛从机翼下掠过。整个雅典城的建筑以白色为主,从海滨一直铺向大陆深处,在橄榄树林和绿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沿高速公路驱车半个小时就来到雅典城区。越近城区,越能体会到希腊与西欧国家不同的“热带风情”:高大的棕榈树在早春的风中婆娑起舞,使人精神振奋;人们在商店门口和街道上热烈地大声交谈,在西欧国家大声说话是“失礼”,在这里却代表着热情;英俊的小伙子风驰电掣般地骑着轻便摩托车,后座上带着漂亮的女伴。一位希腊朋友这样说,希腊人不会循规蹈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则,快乐是本。这恐怕就是雅典这座“神话之都”与其他欧洲城市的不同之处。

希腊交织着历史与现代,处处渗透着神话与传说。首都雅典是以女神雅典娜命名的城市。传说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为争当雅典保护神争执不下,万神之神宙斯让他们各自拿出一份礼物送给雅典人。波塞冬用三叉戟掘出一泓清泉,而雅典娜则播下一粒橄榄树种,须臾之间长成一棵象征和平的橄榄树。雅典人最终选择了雅典娜,雅典拥有了“和平之都”的美誉。

漫步在这座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雅典城,发现这里的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希腊地处欧亚大陆之间,是多民族和多文化的汇集地。从公元前460年开始,雅典进入文学、艺术、戏剧、哲学、建筑的“黄金时代”。在随后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雅典被马其顿人、罗马人、法兰克人、威尼斯人、土尔其人先后占领和统治,直到1834年才成为全希腊的首都。每个历史阶段都为雅典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古希腊、罗马、拜占庭和近代的建筑遗迹遍布大街小巷。著名的雅典卫城、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古市场、罗马市场、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场、议会大厦,以及为数众多、馆藏丰富的博物馆向后人诉说着古代文明历史。谈到文化,希腊人更是如数家珍,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诗人荷马,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数学家阿基米德,雕塑家菲迪亚斯和建筑学家伊克提诺斯等或在雅典出生,或在此从事研究和创作,共同谱写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1985年,雅典被当时的欧共体第一个命名为欧洲“文化之都”,雅典当之无愧。

在希腊文化部采访,代理部长贝塔利亚女士自豪地告诉记者,希腊全境到处都是文物古迹,它们传承着历史和文化,是希腊人的骄傲。长期以来,希腊人在任何地方进行建筑,首先咨询的不是建筑师,而是文物和考古专家的意见。由文物和考古学家组考察确定地下没有文物时才批准施工。当雅典争得2004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处理好文化保护、奥运会场馆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贝塔利亚女士诙谐地说,外界一直认为希腊人做事慢,奥运会快开幕了还在施工,实际上,奥运工程是双重工作,不仅仅建设体育场馆,同时还在进行文物保护。每一块大理石,每一段残垣断壁都记载着一段历史,延续着文化传承。奥运会百年回归,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希腊,外国人来此不是为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是凭吊历史,现代希腊人不能割断历史,而应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和设备将文物古迹保留给后代人。

记者在雅典的大街旁看到许多被栏杆和遮阳棚保护起来的“露天”文物古迹,有的是残缺不全的罗马浴室遗迹,有的地方仅仅有几块石头,但都被雅典人认真地保护起来。不仅在路面上,雅典人还将文化保护延伸到地下。最令人叫绝的是雅典的“地铁博物馆”。当雅典人为迎接奥运会修建地铁时,在地铁线上发现了一些文物古迹。他们并没有将“妨碍交通”的古迹从地下搬迁到博物馆,而是修正地铁线路,将古迹就地保护起来,形成“地铁博物馆”。雅典文物部门人士介绍说,文物在出土地点展览更能体现“历史韵味”。为丰富“地铁博物馆”的展品,他们还将一些同类的复制品一同展览。记者看到许多乘客利用等车的间隙在“博物馆”驻足参观。雅典人的做法既没有破坏文物,又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一举两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