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何不安心本科教育

2005-03-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李灿华、刘春燕 本报记者 夏斐 我有话说

2005年考研成绩刚刚公布,为2006年考研备战的大军已经披挂上阵了;大四毕业生还在为求职四处奔波,大三学生已经开始为找工作各寻出路了……一时间,大学高年级课堂人心浮动,真正听课的所剩无几,四年本科教育大打折扣。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最近在两会期间呼吁:“现在中国最缺的是安心做本科的高校!”

那么,为什么不能安心本科教育?

大学变成“考研基地”

清晨八点,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前聚集了一大批抱着书本的学生,馆门一开,上百个学生蜂拥直奔自习室占座位―――为2006年考研的备战正式打响了。受就业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多学生选择考研。而考研率成为学生、家长、社会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亦成为许多高校衡量基层院系工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地方高校的学生首当其冲成为考研主力军,在这些高校中某师范大学一直受到媒体的关注。据报道,该校学生绝大多数从入校起即确立考研的目标,学校从管理上规定大一大二集体上晚自习,教学上在大三将准备考研和不准备考研的学生分班教学,宣传上以条幅、光荣榜等形式激励学生的考研斗志。

与这种“疯狂考研”现象相对应的,是部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知识的欠缺和知识面狭窄的现状。“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哪有时间系统学习专业课?”武科大02级管理学院学生黄梅说,虽然她承认大三的专业课相当细化,值得好好钻研,但既然确定了考研的目标,“只有精力攻读打算报考的相关方向的专业书了”。

武汉科技大学首席教授毕学工认为,高校应该正视本科生质量下滑的现象,放弃把考研录取率作为教学成绩的指标,立足本科生教育,不要把学校办成“考研基地”。而武汉科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祁小梅副教授表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比例应该适应国家人才层次的需要。学生没必要一味追求高学历,而忽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所大学的学生成材率绝不等于考研率。

没毕业先“就业”

去年11月20日是教育部法定的用人单位进校招聘“解禁日”。而大学生真正开始为求职做准备,远远要早于这个日子。据了解,一些省属高校学生,有的大学三年级即经常穿梭于各种招聘会,投递自己改过毕业年份的“简历”,有的居然还闯入了招聘复试。问及原因,他们坦言想提早锻炼一下,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例子当然只是极少数,但为找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往往刚进入大四就开始“一切为了就业”了。

针对这种就业压力造成的本科教育缩水的情况,有一些知名大学的学生处处长建议,应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对现有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将就业环节置于毕业生离校之后,加强学生本科阶段最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个人职业设计等等,而无须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问题。招聘是针对毕业生,然而招聘方对学生的种种要求却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所有在校学生的努力方向。有调查显示,在三年多的有效时间里,一个大学本科生平均要考1.5-2.5个证书,多者甚至达到7、8个。不少学生表示,在大学里,他们几乎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语上,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只能马马虎虎。

另外,为了获得用人单位所谓的“工作经验”,这些学生不得不从大一、大二就开始想办法找兼职,边工作边学习。湖北大学某学生,早在大学三年级开学前,就在一家杂志社开始了实习工作,而且经常加班加点,缺课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室友戏称,她的工作是主业,上学倒成了“兼职”。

双学位是否等于“双学问”

近年来,双学位和双专业培养模式已在全国许多高校推行开来,多数学校规定,学生在4年或5年时间内能完成两个专业的学分,毕业时将能获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显而易见,学校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扩充知识,多方面积累本领,拓宽就业范围,以利于提高学生将来就业的成功率。因为双学位学生一旦通过学校的权威认定,不仅意味着其知识比“单学位”多,而且身价也比“单学位”高。不少用人单位也以自己拥有多少“双学位”为荣。

双学位是否等同于“双学问”?武汉某高校英语专业的小胡正在辅修法学,他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奔波于两种专业课堂,晚自习一半英语,一半法学,整个人忙得团团转,一学年完了仔细想想,好像哪门课都沾了点,哪门还都没学透。”小胡还表示,他周围有些同学,甚至花了大部分时间来学习第二专业的课程,第一专业反而一塌糊涂。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导伍新木教授就此评论说:我记得贵报曾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国家规定大学本科学制的年限,是与规定年限内应学的专业知识相匹配的,而一味攻读双学位,除了少数优秀者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学位外,多数学生则是勉为其难而无法保证专业学习质量。由此看来,高校应该首先鼓励大学生扎实学好学活自己的主专业。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一门过硬的专业绝对胜过两个“勉为其难”的学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