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贫困学子铺设成才之路

2005-03-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我有话说

2004年的7月,刚刚毕业的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罗正秀决定推迟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回到家乡云南漾濞工作。

罗正秀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第一批受助者之一。4年前,她上大学没钱交学费,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让她成为村里惟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5年来,“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共资助全国300多所大学的大

学生8540名,资助高中生6600名。

首批受资助的1100名学生中,已有950多人大学本科毕业。他们中有20%以上加入中国共产党;24%考上或保送为硕士研究生,还有近80%的毕业生回到西部工作或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为祖国和西部的发展作贡献。

为贫困家庭和贫困学子解忧的民心工程

1999年11月,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2000年8月,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倡导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组织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工程资助当年考入全国重点和省(区、市)重点高等院校品学兼优的特困本科生,每人资助2万元,分4个学年陆续支付。

从2002年开始,资助范围和资助名额不断扩大。同时还选择若干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办“宏志班”,每名高中生资助6000元,分3个学年陆续拨付。

助学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困难家庭、贫困学子的关怀,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中央民族大学的涂君山,老家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全家种田为生。他的父亲长年生病,家庭十分贫困。2002年,涂君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却供不起上学,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使他踏上北上求学的列车。涂君山在给教育部的感谢信中满怀深情地说 “我不用再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了。学成之后,我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报效党和国家。”

为把助学工程办好办实,5年来,各级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与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以规范程序和社会监督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了考前预选、逐级申报、考核公示等一整套规范程序和严格制度,确保每一名受助学生都是因家庭贫困无力完成学业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工程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违反政策的事件,真正做到了“资助一个人,温暖一片心”。

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的希望工程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了一批感情深厚的本土人才。

5年来,各有关部门依据教育规律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三个机制:一是反馈机制,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和学校密切协作,做好对受助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二是制约机制,严格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对不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坚决取消资助资格;三是激励机制,按照受助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分层次减免学费,鞭策他们力争上游,不断提高受助学生的成才率。

俞前广是北大学生服务总队西部分队的队长,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他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放在为社会、为其他贫困同学服务上。俞前广说:“能够得到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是幸运,也是责任。我们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所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到目前为止,工程共资助了1500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许多同学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清华大学2000级6名受助大学生,毕业时全部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兰州大学,21名受助毕业生中有40%获各类奖学金,近一半担任过学生干部;在云南籍88名毕业生中,有12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培养了大批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充满深厚感情的学子,他们中很多人都表示,学成之后,将用知识和热情服务家乡、服务西部。

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助学的示范工程

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这一工程产生了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社会各方面关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建设。

河南采取了“1+1”方式,即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指标的基础上,每年再资助80名考入本省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并在44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各开办一个初中“宏志班”,在5所优质普通高中开办了6个高中“宏志班”。黑龙江实施了“1+2”助学工程,即以“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指标为“一”,由省和各地市各增加相同数额的资助指标为“二”,从而使全省每年有240名学生得到资助。全国许多省区在工程的带动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许多单位和个人也纷纷向贫困学子伸出援助之手。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李佩红在北京举行两场义演,将演出收入6万元全部捐献给“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山西省建峰集团董事长郝建秀等三位民营企业家出资146万元,资助了99名大学生;晋城籍台商郭台铭先生捐资40万元资助了100名大学生。

目前,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纷纷开展,关爱贫困家庭、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失学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已经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