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咸宁:青山绿水依旧在

2005-03-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屠志 本报通讯员 郑福汉 我有话说

1926年8月,鄂南汀泗桥镇因一场战役而闻名。北伐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成建制军队―――叶挺独立团浴血奋战,一举击溃了吴佩孚两个师的主力,就此奠定北伐战争胜利的基础。80年弹指一挥间,昔日满目疮痍、烽火硝烟的汀泗桥畔如今到处峰青竹翠,一座如诗如画的新城―――咸宁市正在崛起。初春时节,我们冒着蒙蒙细雨

,来到这座以桂花闻名的生态城市。

绿色招商让资源走向市场

咸宁以其丰富的绿色资源闻名于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咸宁市委、市政府认定 让资源走向市场,资源就是财源。年轻的市长李兵介绍说 我们明确提出了“四乡六业”的特色发展思路。在传统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即嘉鱼的蔬菜、赤壁的猕猴桃、崇阳的雷竹、通城的生猪、通山的柑桔、咸安的苗木。

咸宁市咸安区是有名的桂花产地。如今,咸安的特色基地发展到280个。桂花茶、桂花糖果、桂花糕点、桂花酒……用桂花制作的各类食品远销海内外。咸宁市现有桂花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量140吨,居全国第二。

赤壁市以楠竹开发为主题广为招商,引来楚天激光和晨鸣纸业。崇阳县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深加工龙头企业,年消化竹笋100万支;瑞发绿色生物工程公司综合开发出的笋汁饮料、笋汁和干笋系列产品,远销大江南北。

“民以食为天,蔬菜占了大半边”。嘉鱼县上下齐心建设蔬菜大县。如今全县蔬菜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量87万吨,总产值达到4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蔬菜。

优化环境筑巢引来彩凤栖

咸宁市始终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2001年,香港稳健集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收购了嘉鱼县丝织厂,生产医用纱布。当时,排水不畅,影响了企业生产。县领导闻讯后,挤出资金40多万元,开挖排水沟,确保了企业生产正常运转。稳健集团的决策者当即决定追加投资6000万元,生产高级医用棉片。

良好的经营环境,还需要到位的优质服务。咸宁市抓紧办好行政服务中心,提供公开、透明、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性收费;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下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建设“信用咸宁”。

好环境引来了大项目。2002年,香港华润公司独资30亿元在咸宁赤壁市兴建火电厂。2003年,该公司又签约火电厂二期建设工程,总投资50亿元。山东晨鸣纸业、香港大成印染、中国长城铝业等一批亿元项目也纷纷落户咸宁。2004年,咸宁市招商引资在建和竣工的合同项目达到418个,项目合同引资59亿元。

造福子孙让青山绿水常驻

市委书记李明波说:“只有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才能持续发展。”

咸宁的森工企业一年要吃掉30余万立方米木材,而全市年木材自然增长量只有20余万立方米。为填平原料缺口,咸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造林。市政府还要求森工企业把原料林作为“第一车间”,仅巨宁集团几年来就投入700多万元,造原料林3万多亩。

咸宁的楠竹每年采伐量达到1000万支。咸宁市注意保护与发展楠竹资源,不仅楠竹面积不减,而且品类不断增多。目前,咸宁市竹林面积有153.3万亩,竹类品种达150多种,居全国首位。

为减少煤、钒、镁等资源的浪费,2001年咸宁将“五小”企业全部关停。2004年,咸宁市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自查清理,重点整改了盲目低水平投资的高耗能污染严重的项目,一次性关停127家高能耗、低效益、污染重的企业项目。

现在的咸宁,经济发展了,青山绿水依旧在。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带动了旅游业的兴起,仅去年咸宁就接待海内外游客267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