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刊合办专栏的尝试

2005-03-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姜胜利 朱剑 我有话说

在现有约1500家社科期刊中,综合性社科期刊占据了绝大多数,它们几乎是同一编辑思路、同一发稿范围、同一编排方式,千人一面,难有个性可言。这种情况在高校学报界尤为明显。

究其原因,计划经济的烙印过深和办刊理念与方法的陈旧是主要制约因素。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安于现状,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长足发展

和国内外期刊界的竞争,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

对于综合性社科期刊的改革问题,已有学者指出专业化应是广大社科期刊发展的方向。我们赞同这一判断。

但是,从综合性期刊到专业性期刊的跨越,绝非一蹴而就的事,高校学报很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综合性的。因此,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提出 “高校社科学报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这一思路对我们更具启发意义。

社会科学的发展已呈现出两种趋势:分工更为精细和跨学科研究,两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科研力量雄厚,高校更有条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特别是在强调加强对现实问题研究的今天,许多现实问题十分复杂,必须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协同研究才有望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些成果,来之不易,交由专业期刊发表,势必分散于多种期刊而有损其价值的实现,而高校学报则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开放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特色。但是,以一家学报来办一个开放性的大型综合研究专栏,显然力所不逮―――它不可能拿出足够多的篇幅,也难以具有足够的号召力。

而由两家或更多的科研实力相当、学科特色相近的高校学报联手创办可能更具号召力,也能够提供更多的篇幅。这就是启发我们两个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和《南开学报》合作的初衷。

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在南方的古都金陵,一在北方的渤海之滨,两校都是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都有着雄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两校学报也都是创刊历史悠久,在全国社科界具有广泛影响的社科刊物,在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两校学报分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又同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首批入选期刊。

我们选择“当代西方研究”作为合作的专栏,是基于两校共同的学科特色以及该课题所具有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个专栏将把国内外有关西方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专题研究、笔谈、评论、综述等形式由两刊协调推出,以求互相呼应,一个专栏在两校学报中按期交替出版,从而达到每期都可刊出本专栏的效果。

“当代西方研究”栏目组稿原则是这样的,一是跨学科,即不以一个学科为限,而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多学科的多方面多视角的研究;二是跨地域,即不囿于一校一地,而是集合校内外、国内外学者的优秀成果。专栏文章均经有关专家匿名审稿,并邀请知名专家担任专栏主持。

以两刊共办一个专栏的模式,这在全国高校学报中是一个创新和探索。这既符合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是适应国内外日益发展的期刊界竞争的一个措施。我们相信,通过这一形式,将会融合两刊所长,优秀互补,并凸显和融合南北方学者在治学上的不同特色,及时获得全国有关西方研究的信息,迅速推出全国各地的优秀成果,从而进一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