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人格魅力凝聚队伍

2005-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家生 我有话说

让工程技术人员学有所用

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期,鞍钢曾一度陷入了装备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下降的困难境地。和鞍钢的有些下属单位一样,研究设计院前些年也出现了人才流失的情况。就在1780生产线上马的关键时刻,设计院有5名技术人员被人用高薪挖走了。见此

情景,李龙珍十分痛心地说:“年轻人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考研,出国,我都能理解。可做人要真诚,在企业一天你就该好好工作一天,不能欺骗企业,不能一边享受着公司给的休假一边已跑到国外另谋出路,一边挣着企业的工资却干私活。做人要光明正大。”

李龙珍出任院长后,千方百计留住人才。为给年轻人创造学习和施展才能的空间,李龙珍大胆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参与重大工程设计。许多年轻人脱颖而出,走上了设计院里中层以上领导岗位。她还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院内有几位从事打字、文印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大学学业,获得了学业证书。李龙珍根据她们的意愿,将她们安排到设计岗位,有的已成了技术骨干。设计院工程信息网络中心的殷实原是鞍钢新轧钢线材厂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他热爱学习,肯于钻研,通过自学考取了国家级高级程序员。李龙珍在线材厂现场施工的时候认识了他,发现他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有很强的能力,问他愿不愿意到设计研究院工作。殷实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设计研究院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李院长竟然能看中他。不久,李龙珍就向鞍钢集团公司申请将殷实调入设计研究院,使他成为一名工程设计人员。目前,殷实担负着鞍钢向济钢交钥匙工程―――1700热轧生产线工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负责人,负责二级系统软件开发,他出色的技术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专家的认同。谈到李龙珍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殷实的眼中不禁流出热泪。

李龙珍对自己的生活敷衍,对下属却关心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一个新分来的大学生,生活很困难,到设计院报到时已身无分文,她组织这个大学生所在科室人员捐款资助,买毛线让同事给他织毛衣,买御寒的羽绒服,还到旧货市场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他上班用。一位新来的技术人员,父亲早亡,母亲没工作,靠贷款读完四年大学,未婚妻家也很困难,结婚时,小两口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李龙珍带头捐钱捐物,把婚礼办得热热闹闹,后来又帮他租房子。现在,设计院的技术骨干们都说:“冲李院长的为人,咱哪也不去,就在设计院干到底了。”

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鞍钢

近几年来,随着李龙珍知名度逐渐提高,很多单位都想高薪聘请她,有的单位甚至几年前就和她打招呼,希望她退休后到那里工作并许以高薪,李龙珍都一一谢绝了。

2003年,南方某公司扩建一座大型钢厂,找到李龙珍,开出的条件是:基本年薪50万元外加一套200平方米精装修住房,即使项目下马,前5年基本年薪250万元也一次付清,马上生效。合同就摆在桌上,李龙珍丝毫不为所动。她说:“你们想聘请我,是看中了我作为设计研究院院长的技术与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因为我根植于鞍钢这块沃土。知恩图报是做人的起码准则,我要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鞍钢。并不是我李龙珍有多么高尚,鞍钢人都是这么做的。”

在李龙珍主抓设计研究院的科技工作以来,有8项工程设计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36项工程设计获省、部级优秀设计奖,7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伴随着李龙珍在工程设计中取得的一项项成就,她也获得许多荣誉。

但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她主管设计院承包工程,在设备招标、施工队伍招标中,总是坚持用户第一的思想,从不以牺牲用户的利益来获取利润。在上亿元工程的设备招标中,她从来都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未接受供货商的好处。院内单项工程奖金由她终审分配方案,每次项目总设计师把奖金分配方案交到她手上时,她总是把方案中分配给自己的奖金降下来,加到主要设计人和设计负责人的奖金中。李龙珍无数次外出开会、谈判,却从未去过旅游景点。她极少参加客户宴请,即使必要的业务招待也尽量让同事替她出面。2004年夏天,一家德国公司邀请李龙珍前去进行度假性质的考察,她再次把机会让给了院里的一位技术骨干,并勉励说:“你们多开开眼界,回来好好工作。”

最近,鞍山日报报道了李龙珍的事迹,设计院一位病故职工的家属看到这篇报道后,情不自禁地给李龙珍写信,信中回顾了李龙珍对他们一家的关心和帮助,感慨道 如今的党员干部都像你这样,社会就完美了 这是一个职工家属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鞍钢几十万职工对李龙珍的评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