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伦敦,彭斯之夜

2005-04-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苗鹏生 我有话说

2004年1月26日,恰逢大年初五,我在伦敦应邀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彭斯之夜”晚餐会。活动是由英国军方组织的。

举办这次活动,是为了纪念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诞辰245周年。可以说,凡是对英国文学稍有涉猎的人,都会熟悉这位18世纪的诗人。他有一首极负盛名的爱情诗《一朵红红的玫瑰》流传最广:“啊

,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它在六月里初开/啊,我的爱人像一曲甜美的歌/唱得那么合拍/你是那么美,漂亮的姑娘/我对你爱得那么深沉/亲爱的,我会永远爱你/一直到大海枯竭,流水不再……”这首诗甚至被选进中国内地许国璋教授主编的大学公共英语教材。所以,对于我们相当多的中国人,彭斯的名字并不陌生。

不过,说实在话,对于当地军方组织这样的活动,我起初确实有些诧异。在伦敦,如此活动由文化、研究机构举办,我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但使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英国国防部外联处能有如此雅兴,竟组织驻伦敦的外国使馆武官们纪念一位诗人。当然,对我们而言,此举可以活跃一下生活,松驰一下神经,无疑心存感激。不仅如此,英国对军人应有的多方面文化素养,历来较为重视,由此也使我们窥见一斑。

“彭斯之夜”选在紧靠泰晤士河的辛普森酒店举行。那晚八时许,武官和夫人们盛装翩然而至,先在大堂会合,然后有两个身材魁梧的苏格兰风笛手,“呜呜哇哇”吹奏迎宾乐曲,把我们引领到灯火辉煌的宴会厅。主持人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性情极为开朗活跃的联络官西蒙中校。他来自苏格兰,在这类联欢性场合,总是穿着色彩鲜丽的苏格兰裙服,与众不同,格外显眼。那天,他看上去尤为高兴,甚至是洋洋得意,因为彭斯就是苏格兰人,他们是老乡呵!

当我同他聊起一个多世纪之前,彭斯的作品就被介绍到中国,而且,眼下大学英语课本上还选有彭斯的作品,比如《一朵红红的玫瑰》、《苏格兰人》,这时,西蒙眼睛一亮:“是吗?”口气是诘问,其实坚信不疑,面孔上更是飞扬起一派自豪的神色。果不其然,他发表开场白,说到彭斯在全世界有广泛影响时,就原原本本地引用了我的话作为有力的佐证。不仅如此,西蒙中校还称,列宁早年来到英国,读了彭斯的诗歌,也觉得很好,认为其作品十分贴近普罗大众的思想感情,于是让人翻译成俄文。西蒙言之凿凿,是否属实,一时难以考证。

西蒙的开场白结束后,一阵悠扬悦耳的风笛声再次响起,苏格兰风味的晚餐开始了。两位风笛手各自引领着一队男女侍者,为我们端上一道道苏格兰菜肴。晚餐进行中,不时穿插彭斯作品优雅的朗诵,民间歌手激情的演唱。据西蒙说,当晚的风笛手、歌手、诗歌朗诵人都是他很要好的朋友,那天专程从爱丁堡乘火车赶到伦敦的。我与西蒙同桌,他为我们介绍一些有关彭斯的生平。彭斯兄弟姊妹众多,一生困顿不堪,他本人仅仅活了37岁。他的一大贡献就是对苏格兰民歌的搜集、整理和再创作。他在作品中讴歌纯真爱情,描绘人生世态,抨击社会不公,呼唤自由平等。用西蒙的话来说,“彭斯与贝多芬、莎士比亚、伦勃朗一样,可以当之无愧地列入世界文化伟人的行列。”

对了,我该说说对那天苏格兰大餐的感受。苏格兰布丁、土豆泥、萝卜泥、各种沙拉,倒无多少特别之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叫“哈吉斯”的主食,据称这是最典型的苏格兰食品。它是这样制作的:将羊肝剁碎,与燕麦、洋葱、牛板油及调料混合,以此为馅,缝进羊肚子也就是羊胃,放入水中煮熟。如此这般,真亏苏格兰人想得出来!看上去,圆滚滚的,黑不溜秋,并不美妙。我牢记“入乡随俗”四个字,忐忑不安地把它切开,硬着头皮囫囵吞枣,按照苏格兰的习俗,不时喝上两口威士忌,到底吃了半个。“哈吉斯”什么味道呢?不咸不淡,腥里巴几。明明不怎么样,我还是违心地一再对西蒙说:“好吃,好吃。”我想,这也是一种尊重,一种礼貌,一种教养。世界上的文化习俗是多彩多元的,我们应有的态度是接纳,而不是排斥。

那天,“彭斯之夜”在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架钢琴、纵声高唱《昔日美好时光》中结束。这首歌的词作者便是彭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