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半尺大师

2005-04-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金燕侠 我有话说

徐邦达字孚尹,号李庵。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宁。我国著名古书画鉴定家。

在书画鉴定界,徐邦达有“徐半尺”之雅号,是说他在画轴刚刚展开半尺就已辨出了真伪。文物鉴定专家本身在世人眼里就是神秘的,而像徐邦达这样功力非凡的鉴定大师,就更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徐邦达是浙江海宁人。海宁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王国维、徐志摩、许国璋等都是海宁人。徐邦达与徐志摩同姓同籍,很多人猜测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但徐邦达说,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徐邦达甚至也不是像有些人猜测的,出身于诗书人家。“我父亲是做丝绸生意的商人,但很喜欢字画,家里收藏了很多字画。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我从小耳濡目染便也喜欢上了字画。父亲看我喜欢,就在我14岁时,为我请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李醉石、赵叔孺等先生,教我诗词歌赋及绘画。后来又入上海著名书法家、画家、鉴赏家吴湖帆先生之门学习书画鉴赏。后来,慢慢地对书画鉴赏就有了一些认识,自己也开始买书画及给别人鉴定字画。”

由于天资聪颖及兴趣浓厚,在名家的指点下,徐邦达很快就脱颖而出,不到30岁就以擅鉴古书画而声名远扬。新中国成立后,为筹建故宫博物院绘画馆,他遍访各地收藏家,历尽艰辛,为国家收得一大批稀世珍宝。大江南北,除西藏、新疆、内蒙古外,全国各省市博物馆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作为全国书画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徐邦达与其他专家一起,历时8年,为全国各地博物馆进行书画鉴定,全国各大博物馆藏字画的一级品,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字画的一、二、三级品,全都经过了他的鉴定。他所寓目的《高呼与可》与《出师颂》等,都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许多珍贵文物都是被徐邦达从被处理的厄运中“挖掘”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初,徐邦达与故宫研究室的人员到全国各地看文物,当时在青岛博物馆看了几天后,准备要走了。他问馆里的同志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人家说没有了,只剩下一堆要处理的次等文物了。徐邦达说,这我也看看吧。结果,他在这堆“废物”中发现了释怀素的唐摹本《食鱼帖》。这是一件稀世珍品,释怀素是长沙人,幼年出家为僧,俗家姓钱,后来到长安学习书法,专攻草书,经过勤学苦练终至大成,成为唐代有名的章草名家。相传他因为没有纸写字,就种了许多芭蕉,以叶代纸练字。《食鱼帖》就是他所书的有关食鱼内容的一幅字。

被徐邦达沙里淘金“解救”出来的还有黄公望的《雪夜访戴图》和《出师颂》等。“那是在云南省博物馆,那天我们准备回北京,临走时我问馆里的同志还有什么没看的东西吗?对方说只有一堆要处理的次等文物了,我就想顺便看一看,这一看就走不了了―――发现了元代黄公望的《雪夜访戴图》,这属于国宝级的文物啊!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擅长山水,笔法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我马上让助手退掉了机票……现在它是云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徐邦达说 “我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了末代皇帝溥仪让其弟溥杰带出宫的字画名录,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送给我的,他的父亲早年曾在清宫里专侍字画保管。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很留意它上面所记录的东西,每找到一件我就用笔画个勾,《出师颂》就在这个名录上。但解放后它就从未露过面,一点线索都没有,只是大约六七年前在北京嘉德拍卖会上拍卖过它上面的题跋。直到这次嘉德拍卖行要拍卖《出师颂》,拿这幅字给我看时我才算是真正见到它,我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绝对的好东西!’然后我就给故宫写信,给有关部门写信,建议故宫一定要买下它。后来故宫花了二千多万元买下了这幅字。”

对于“徐半尺”这个雅称,徐邦达说,有些字画一打开,从它的裱边就能看出是假的,实际上打开一寸就知道了。但是鉴定是一门科学,往往一幅画的鉴定需经反反复复的研究才能下定论。那么,有没有碍于情面或各种原因,假的也没法说是假的呢?徐邦达坚决地说:“不可能,假的就是假的。就连我父亲收藏的东西,是假的我也照样说是假的,决不含糊。有很多这样的事,还有一些是很高级别的领导拿来的东西,那也一样,假的就是假的。这跟权势地位没有任何关系。得罪人也没办法。”

近年收藏热升温,令鉴定大师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像徐邦达这样地位尊崇,国宝级鉴定大师,关心他的人自然就更多了。今年已经93岁的大师现今身体状况如何呢?

“怕得感冒,徐邦达今年冬天很少下床了,他大部分时间是半躺在床上,听着他喜爱的京剧,在水仙花的香气里,欣赏着挂在眼前的画。”精心照料着他的夫人滕芳向我描述了徐邦达其乐融融的生活。夫人说,徐邦达的身体不错,活到100多岁不成问题。大师的状况令人欣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