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每家都有快乐生活的支点

2005-04-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冯雷 我有话说

“这几天走路觉得腰板直了。”沈宝林在本溪市劳动保障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成为本溪市职业服装制衣有限公司的一名机修工。3月28日,他在新岗位领到了第一笔800多元的薪水。拿到这笔钱后,他特意给70多岁的母亲买了水果。“这些天,我们全家人都很开心。感觉真挺好的。”他向记者这样表示。

42岁的

沈宝林身高仅一米五,加上腿部残疾,1982年从本溪市矿务局服装厂下岗后,在找工作中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他只能靠打点零工赚点钱;身患糖尿病的妻子是农村户口,也一直无业在家,孩子正读初中,这个“零就业家庭”的生活得靠家人接济,沈宝林因此总觉得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而现在,他觉得生活变得明朗多了。

本溪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解决老百姓就业难作为头等大事,力争早日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市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和工青妇等联手实施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460多名处于“零就业家庭”中的人员,像沈宝林一样重新觅到岗位,成为家里“快乐的支点”。

本溪是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全市60多万从业人员中,历史上下岗失业人数曾高达17.7万人,近年来通过加大再就业力度,下岗失业人员总数下降到8.5万人。其中,有的是夫妻双双下岗失业的“零就业家庭”。目前全市这样的家庭有11105户,涉及21231人。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这个市的党员干部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时时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而就业既是民生之本,又是和谐之源,所以本溪提出,今年年底前在全市范围内消除“零就业家庭”,作为此次先进性教育活动见实效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保证困难群体就业,本溪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单位,给予一定比例的岗位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岗位。同时,全市劳动保障、税务、工商、财政和工青妇等和“零就业家庭”签订三级帮扶责任状,进行对口帮扶,确保年内城镇“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就业难,稳定就业更难。如何为这些就业困难人员寻找新岗位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技能和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自身再就业和创业能力,是稳定就业的保证。“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尽”。对这一点,下岗职工李晓峰有了初步体会。

38岁的李晓峰十多年前从本钢特钢厂下岗,一直难觅适合自己的岗位,丈夫也是下岗职工,家里生活拮据。“这些年一直有种深深的自卑感。”她说,虽然自己喜欢服装设计,但一直不知从何下手。今年初,她从报纸上看到市劳动保障局职业技术学校的“服装工艺与设计”培训广告,就报了名。通过竞争,她与另外31名姐妹获得了这次免费培训机会。

现在她已经接受一个多月的培训,不仅初步掌握了一些服装制作的基本技术,更关键的是树立了对未来的信心。她说:“我们参加培训的几个姐妹商量好,以后要一起申请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办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有信心就有了生活的动力。”

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本溪市要求各有关部门树立新的思路,落实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异地就业。全市劳动保障部门等数百名干部,在今年春节前后深入矿区、水泥厂、建筑公司等单位,收集了大量适合农民工就业的信息。后来又开展了“就业大篷车送岗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免费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今年本溪市还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地分别建立了本溪务工人员维权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解决劳务纠纷、讨要拖欠工资等维权服务。

“就业才能安居,社会才能在稳定和谐中发展。促进这一目标实现,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本溪市不少干部党员的共识。(新华社沈阳4月1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