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文学:唱响主旋律 反映大时代

2005-04-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若冰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争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工作者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追求,在创作上呈现出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兴旺景象。

繁荣文学创作,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主旋律集中体现时代精神,真实地深刻地表现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

发展的趋势。这样的优秀作品在今天文坛上不断涌现,这些作家的创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重。张平的长篇小说《国家干部》去年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发行20多万册。同样,陆天明的《省委书记》、周梅森的《国家公诉》等作品,印数都达到了十几万册。陆天明从《省委书记》到《黑雀群》,柳建伟从《北方城郭》、《突出重围》到《英雄时代》 刚刚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徐贵祥所著《历史的天空》 刚刚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张宏森的《大法官》、蒋子龙的《人气》、吕雷和赵洪的《大江沉重》、关仁山的《天高地厚》等许多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都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为我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崭新的主题,塑造了鲜活的新人形象,展开了改革时代社会生活的宏伟画卷。这些作家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以及在艺术上的丰富展现,都显示出近年来主旋律创作的提升和成熟。

尊重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使文学百花园更加丰富多样。从刚刚揭晓的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看,熊召政的《张居正》展示了史家的深刻和小说家的才情,从宗璞的《东藏记》中欣赏到节制与内敛的魅力,从张洁的《无字》里感受到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自觉。另外,我们还从王蒙的《“季节”系列》中领略了他深厚的生活积淀,而张一弓的《远去的驿站》、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董立勃的《白豆》等大批新作,也引起广泛关注,获得好评。

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因及时迅速和真实反映生活和人物事件而为读者所喜爱。何建明的《根本利益》塑造了一位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共产党人形象;女作家梅洁历时一年,深入西部边远省份写成的《西部的倾诉》,对我国西部教育状况做了较为深入的展示;蒋巍的《你代表谁》,为一个受假种子坑害而倾家荡产的农民呼吁,使之久拖不决的问题最终得以妥善解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牛玉儒定律》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极富人格魅力的好干部形象;孙晶岩全面描写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创业史,十万名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王宏甲全方位描写中国正在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模式的《中国新教育风暴》。还有表现我国杰出人物奋斗历程的《中国院士》,寄托民族和人类忧患之思的《水患中国》,反映三峡移民状况的《命运的迁徙》等许多作品,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今天的时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它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强劲的精神动力。而所有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脉联系的作家,总能从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激情,为人民奉献优秀的精神食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