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演绎共产党人的“辩证法”

2005-04-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吴杨陈 本报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

住破房、穿旧衣、看黑白电视,因为他把才智、精力、金钱都“掏”给村里了。他因此穷着、苦着、被亲人们“埋怨”着;也因此“富”着、乐着、被村民们敬佩着。他用生命演绎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辩证法”――

他很穷,精力和钱都掏给村里了他很“富”,每届连选连任,次次满票

60年前父亲建的土坯房,家里,脱漆的家具,烧稻秆的黑灶头。与四周别人家的新房相比,像绣花布上的补丁――扎人眼,这就是当了12年村支书的张仁和家。

1992年,26岁的张仁和接任石壁村村支书。那时,村里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村财务负债累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上任伊始,他就在全省最早搞起了“村务公开”。为了多办事,他狠心“抠”自己。村会计张清泽介绍,张仁和当村支书12年,共出差38次,都是自己垫钱,办完事就赶回村里,实在赶不回来,就住在外地打工乡亲的工棚里。他从不乱花村里一分钱,还常把自家的钱用来冲抵村里的欠款,垫付各种费用,至今村里还欠他近4万元。村务明了,村民心气顺了,凝聚力大大增强。

他除了掏钱给村里,也掏出“金点子”。石壁村是客家祖地,出闽入赣的“门户”。“打客家祖地旅游品牌,培育边贸市场”。张仁和请来专家编制《石壁村建设规划》。上任不到两年,客家公祠建成了,石壁成为海内外客属后裔的朝圣地。

为了奔小康,张仁和带领群众建立了1000亩优质烤烟基地,引进荆糯等优良品种,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他还鼓励村民兴办了两家粮食加工企业,带动了全镇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使石壁逐渐成为闽赣中部边界糯米加工销售集散地。如今,村民的年收入提高到2700元,村财务也扭亏为盈。

对亲戚公事公办,硬对贫困户,心如豆腐软

主政石壁村,张仁和有一套自己的“软硬”哲学。

对待村里人,尤其是那些贫困户,张仁和是一副软心肠。“他善良、热心,见不得别人穷,喜欢帮人。”许多村民这样评价他。

村里有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叫张耀达,妻子残疾,自己多病,惟一的儿子患有精神病,生活非常困难。张仁和每年都帮助他春播和“双抢”,掏钱资助他家,十多年从未间断。去年7月,老人的孙女考上了大学,张仁和出面为老人担保贷款,自己又送了200元作上学路费。为了帮助他家从根本上脱贫,张仁和为他们在村里找了一个店面开理发店,如今老人一家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

村里有对孤儿,父母先后亡故,姐姐张雪金、弟弟张银根与叔叔一起生活。十多年来,姐弟俩从小学到大学,他们的学习用品和生活费都是由张仁和带头捐助的。

据初步估算,“穷支书”张仁和单是这样接济他人的款项,每年就达6000多元。

软心肠的背面是他的“硬”,而这“硬”针对的是他自己的亲人。前些年,村里将新建的机砖厂向社会公开承包。当时,刚从镇陶瓷厂下岗回家的二哥张仁勇要求低价承包,张仁和一口回绝 “那怎么行,全村几千双眼睛在盯着我呢 ”二哥说 “你4岁时咱妈就没有了,是我一手把你拉扯大的,你就不能给一点人情吗 ”“我不是没有亲情的人,但给了你人情,我就欠了全村的人情,我怎么向全村人交待啊 ”二哥气得甩手而去。

张仁和这一“硬”一“软”,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村里的事,要办快点好点自家的事,以后再说嘛

2004年10月,由于资金缺口,集镇道路建设工程停工。就在出事的前一个晚上,张仁和写了捐款倡议书,四个兄弟带头捐了5000元。“村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办快点好点,要不会给客家祖地丢脸,会给共产党‘丢脸’。”他常这样说。

十多年来,张仁和一天到晚忙在村里。家里4亩多责任田,喂猪、养鸡鸭这些农活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妻子张秀荷善良、贤惠,但有一次还是和丈夫大吵了一架 1995年,因为村里困难,张仁和把自己的一块准备盖新房的宅基地,悄悄以低价卖掉给村里还债。张秀荷知道后大哭 “你这样干到底是为了谁 难道我们要住一辈子破房子吗 ”妻子卷起衣服回娘家一住就是三天。事后张仁和安慰她 “莫哭 你得多体谅我一些。上受组织重托,下对百姓承诺,公家的事总得先办,等我哪天不当村支书了,再建新房还来得及啊。”但他到底还是没来得及为妻子盖一座新房,因为他心里惦记的都是村里的事。即使是在出事那天,他被施工车撞伤,村民张庆明要送他上医院时,他也执意不肯,“没事,只是头有点晕,再干会儿,路快修好了。”……到医院20分钟后,他永远停止了呼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