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国人营养状况“重蹈”欧美“覆辙”

2005-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葛宗渔 我有话说

4月22日,在由卫生部、经济日报主办,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首届《营养・健康・发展北京论坛》上,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再次强调,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因营养导致的慢性病现象已经相当严重,中国人的膳食习惯应该得到有效改善。

中国医学科学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家武阳丰教授指出,

目前我国居民因营养比例失衡所导致的慢性病现象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营养健康状况类似于欧美发达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和预防,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在今后10年内还将持续飙升,中国将“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后果不堪想象。

武阳丰教授分析目前我国公众健康的现状时认为,由于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导致的慢性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我国高血压病人病死率位居世界第二;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已位居世界之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类慢性疾病榜首,死亡人数已达全球的五分之一。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慢性病现象还在一个上升势头。西方国家的类似教训,应该引起我国的关注。

据悉,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欧美、日本等国家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各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公众营养与健康工作。然而,在国民营养水平得到满足的同时,因营养过剩而导致的慢性病问题又给西方国家带来新的冲击,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迅速在公众中蔓延,开始成为困扰西方社会的一大难题。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慢性病患病率达到高峰,一度引起政府和行业的恐慌。为此,美国开始提倡以多样化、平衡和适度的膳食结构代替长期以来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三高”膳食结构,并实施了公众营养调查与检测、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制订、膳食结构调整、营养性疾患的预防、营养教育与宣传咨询以及营养立法等。同时,美国加强了对居民健康饮食的教育以及对食品的控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进入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慢性疾病才得到很好的控制。

专家认为,这些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营养现象,应当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借鉴和警惕。目前,我国慢性病主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城镇地区,在广大农村,人们更多面对的还是营养不良所导致的贫血等疾病。但武阳丰教授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趋势加快,我国广大农民同样将遭遇慢性病的困扰。如果现在不及时引导人们科学的营养健康理念,未来我们将为此承受更多代价。

在本次论坛上,卫生部孔灵芝处长宣读了《北京宣言》。她指出,努力提高我国公众营养与健康的现状是时代赋予政府、协会、媒体、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责任,只要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加强预防,普及科学的营养均衡理念,认真吸取欧美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中国公众的营养健康问题才可能得到科学的彻底的解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