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生命发掘中华文化之根

2005-05-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若冰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十年前,河南一批崇史敬业、无私奉献的文史专家,开始对数千件独一无二的馆藏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在富有远见卓识的省领导的支持下,他们披阅十载,历经酷暑寒冬,整理修复、精选注释了

七千余件拓片,进而将这些纵跨两千年历史,横跨考古、书法、宗教等多个学科的纸质文物汇集为《翰墨石影》出版问世。为此,老专家们在耄耋之年透支了健康,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的名字将和这部巨著一起传世。

“功德无量”的文化壮举

日前,河南省文史研究馆近十位馆员耗时十余年编纂的煌煌巨制《翰墨石影》线装本出版,在文史界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酷爱中华文化的读者纷纷求购。文史专家认为它是一项“无愧于古人,有益于今人,流传于后人”的文化壮举。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著名文史专家和书法家启功抱着这部上自公元前206年下至公元1923年的八卷本《翰墨石影》,激动得手都颤抖了。他说,什么是国粹,这就是国粹。启功连用了四个“功德无量”来称赞河南省文史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他还欣然题词:“贵馆此举必将带动全国各馆为保存发扬祖国传统文化作出更多务实之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原副馆长王楚光等文史专家看到这部书也都惊赞不已!整理、编修、释译和出版这样一部作品,需要多少心血付出 《翰墨石影》是一部集中了我国书法宝库中的传世精品、历史变迁中的文物佐证、两千多年来的社会风俗真实写照的综合文史典籍;这部书的出版可以大大扩展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今天世界各国爱好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读者,都可免受千里奔波之苦,躬身阅碑之劳,遍览中原诸多珍贵碑帖,就像启功先生形容的:“一日看尽长安花!”

记者怀着景仰的心情采访了几位担纲编修专家的事迹。按年龄排队,他们是 83岁的韩绍诗先生,75岁的单家祥和齐冲天先生,74岁的赵世纲先生,73岁的周济人先生和66岁的宫大中先生。

有胆有识的“背水一战”

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河南是我国文物和古籍大省,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古籍资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纸质文物都面临着虫蛀、自然风化等问题。要想整理出版,服务于今人,需要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对于省级文史馆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将举步维艰。河南省文史馆之所以能走在他人之前出版这部巨著,除省领导远见卓识,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史馆长期重视两件珍宝 馆藏文物和文物专家。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馆长李源河是一个在部队锻炼20余年的老兵,始终保持着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长期的文史工作和潜心学习,使他逐渐成为内行。1992年,他们开始对馆藏七千余件拓片进行登记造册和抢救性托裱。

在项目经费尚未落实的情况下,专家们决定“背水一战”。他们在文史馆超负荷的工作完全是尽义务,托裱拓片的老工匠是省博物馆和文史馆的朋友,因此可以赊帐。李源河说,1991年省文史馆从开封迁到郑州,搬家时发现很多拓片严重风化;“文革”中又遗失了三千件,眼看着几代人保留下来的东西就要消亡,大家心急如焚。因此河南博物馆原馆长韩绍诗提议后,文史馆马上开始了抢救性工作。

在整理托裱这些珍贵拓片的过程中,专家们进一步想到,这些珍贵文献托裱得再好,也不能走近读者,保存的目的不就是传播吗?只有把这些宝贝用现代印刷手段变成公开出版物,它们才能长久地“活”在世上!当这个想法成为文史馆负责人和专家们的共识时,他们热血沸腾,下决心在有生之年让一部辉煌、典雅的巨著矗立在海内外读者面前。

说干就干。十几个人的文史馆组成了一个服务队,任务是竭尽全力为所有参与编修《翰墨石影》的专家服务 外地的专家接到郑州,本市的安排好午餐和午休,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所幸的是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设文化大省的共同目标使这部书的印刷费用得到落实。

耄耋之年的无私奉献

自1992年开始,由韩绍诗牵头,单家祥、齐冲天、赵世纲、周济人、宫大中等专家馆员开始对馆藏拓片进行整理、登记,他们每日与那些布满了灰尘、书虫的黑色拓片打交道,有时为了一个字如何释读,头发斑白的老人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直到争出一个最为恰切的解释才踏实。在一般人看来枯燥、单调的工作生活,这些专家似乎过得有滋有味。他们说,能有机会参与整理、抢救这么多国宝级的文物,吸引更多的人领略中华文化的美妙,并使之代代相传,做这么有意义的事心情怎能不愉快 十余年间,几位先生的头发由黑变花白、全白;视力从正常到眼前出现“飞蚊”、眼底出血;腿脚出现浮肿、静脉曲张,就这样他们仍坚持天天来馆里工作。最为年长的韩绍诗在2002年患了胃出血和足底神经炎后,在没完全恢复健康时就开始工作,李源河天天催促他早点回家,他总说自己的身体没问题,他在与生命比拼、赛跑,幸运的是他在弥留之际终于看到了这部浸透了他和同志们十年心血的大书。韩先生的女儿含着泪说 父亲是微笑着离去的。

为发掘和抢救中华文化,这些学者奉献了满腔热诚和聪明才智,甚至透支了最宝贵的健康和生命。很多读者特别是内行拿到这部沉甸甸的书时,无不感受到被老专家心血浸润的温暖。工作人员的事迹也很感人 年过半百的李馆长甘心作一个合格的后勤部长;热心的小伙子徐卫东经常为老专家做按摩解除疲劳;书稿在扬州广陵书社几次校对时,工作人员常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所有看过的《翰墨石影》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如此丰富灿烂 《翰墨石影》是一张最好的中原文化“名片”,也是一张中华民族根源文化的优质“名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