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经济学者的基本价值观

2005-05-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邱兆祥 我有话说

一个崛起的民族和国家,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的持续创新。改革和发展不仅有对旧的经济理论的反思,更有对新的经济理论的热切呼唤。

原创性研究是中国经济学进入国际经济学殿堂的必由之路

像其他科学领域一样,由西方人在最近一两百年间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其基础理

论的基本内容,虽然主要是一些与我们有着不同肤色、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外国经济学者通过艰苦探索而取得的认识成果,但却有不少属于人类共有的学术财富,对我国经济学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价值。注重学习和借鉴,在学科建设中可以少走弯路,甚至一开始就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但是,经济学研究有其特殊性,它既是学术理论,又与一定的国情和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有些观点、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却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和诠释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需要既具有普遍科学意义又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学说。要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学习和吸收国外现代经济学理论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虽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学习和吸收时又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我国经济学界此前从全盘照搬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到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进、吸收多于创新。近年来,国内每年出版的经济学论著可谓不少,然而,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却不多,因而难以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近20多年来,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学的发展,虽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我国经济理论界也不乏有成就者,但由于我国对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的初创和探索阶段。不必讳言,我国至今既没有形成能自成体系且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流派,也没有出现能够引导国际经济学思潮和发展方向的大师级人物。

中国的经济学者要想迈向国际经济学舞台,靠一味地学习、借鉴和照搬肯定是不行的。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国际经济学界理应有中国学者的声音,而要能在国际经济学舞台听到中国学者发出的强音,就必须有大师级著名学者,特别是拥有重大开拓性和带动性甚至能引发经济理论或研究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的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我国的改革探索和现代化实践有助于造就经济学大师级人物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前无古人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对置身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伟大变革的国家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来说,经济理论研究的价值不仅有助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助于产生较高学术价值的经济理论和造就经济学大师级人物。中国经济学者面临的诸如宏观调控、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安全以及“三农”等诸多问题,都是世界级的难点、热点问题,出色地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对人类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说过 “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最有资格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当然是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家。当越来越多的国外经济学家把目光投向中国时,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当仁不让地走在最前面。

“经济学大师”,既非学位,也非职称;既不能授予、选举或任命,更不能靠媒体炒作或吹捧。名气大,著作多,不足以成为大师,更不用说派头、架子大了。经济学界堪称大师级的人物,应当是在经济学领域中某个方面真正进行原创性研究,作出开拓性、奠基性的贡献者。

大师首先应当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修养。按照有的经济学者的分析,经济学大师的学识一般有两个层面 一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和判断,掌握越全面,判断越准确者,学识就越高;二是具有独创精神和独到的见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后者是一个更高的境界,它不仅要求经济学研究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能力,也需要有超乎寻常的智慧、毅力和勇气。

大师一般都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著称于世。其研究成果都具有独立的学术价值和独特的思想体系,即都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特征。不少经济理论工作者勤于笔耕,著作颇多,但即使有所谓等身的著作,如无独创性或原创性,也难以企及大师的行列。虽然著作是表达学问的一个最有效的载体,但学问的大小绝不是和出书的数量成正比的。有的学者之所以能够流名于经济学说史,并不是因为他写的书多,而是因为他在经济学某个领域里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虽然他们写的著作在数量上绝不是最丰富的,但他们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

大师不迷信书本,不盲从师说,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创新是治学之魂。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创新中求发展,但创新也并非是简单地拒绝或抛弃“本本”。学术是一代又一代积累沉淀下来的。任何学者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之上,即使是某一学科的开山鼻祖,在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或立帜标新时也离不开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既是继承者,也是创造者。在这种双重角色中,后者是主要的,继承只是创造的条件。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学者向更高峰峦攀登的阶梯。

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学者都应当把创新作为治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创新是经济学理论有所突破、有所建树的原动力。如果一位经济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了无新意,只是低水平地重复前人或他人已有的成果,那么他就不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提供知识增量或为提供知识增量做贡献。对于经济学的发展来说,这位经济学者的“研究”就是毫无价值的。因此,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学者都必须把创新作为自己学术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学者一生的标志是他的学术成果,而学者最可贵的品格就是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经济理论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氛围。一个国家社会科学繁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需要研究者个人创造精神的发扬,需要研究者个人创造力的充分涌流。如果没有宽松、和谐及相互探讨的良好环境,就无法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风气。因此,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空气,致力于创造一个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及切磋争鸣的良好氛围。

经济理论创新要有问题意识和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无数事实表明,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起点。问题是指思维中的疑难和矛盾。通常,理论思维是在运用原有的理论不符合观察事实时,才开始产生疑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才开始了创新思维。因此,离开大胆质疑和发现问题,经济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恩格斯在批评一些人蔑视辩证法时曾指出 他们带了很多“仪器”,却单单忘了一件“主要的仪器,即怀疑的批判的头脑”。学贵有疑,有根据的提问和科学的质疑起着解放思想的作用。它能开启思考的闸门,激励研究者跳出前人的窠臼,去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课题。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和大胆质疑的精神,没有勇于探幽索微的勇气和魄力,处处谨小慎微,随波逐流,四平八稳,这样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怎么可能撰写出具有独到见解的佳作呢

厚实的学术底蕴是进行经济理论创新的必备条件。经济学大师们正是因为具有丰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识,才成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研究。反之,如果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不高并缺乏自己的见识,其成果也就难以走出他人的窠臼。因此,打牢学术根底,这对每个研究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研究者自身的学识和素质的提高。经济理论工作者必须认真读书,注重积累,特别是要重视学习最先进的知识,不断用各种新鲜的东西充实和丰富自己。处在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努力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争取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才,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学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争取成为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通才。事实表明,掌握多种学科专业知识的人才,思路开阔,更具有创新精神,更易于创造出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成果。

中国经济学者理应以坚定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花费更多的精力踏踏实实研究本土问题,因为只有注重研究本土问题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学者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只有植根于本国改革和发展的沃土之中,挖掘创新和向前发展的潜能,才能促进原始性创新的产生,经济学的理论之树也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蓬勃生长。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