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没有文化的大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2005-05-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陶社兰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张信刚

以生物医学见长的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对于世界特别是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令人钦佩。今年春天的两会期间,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被人们称为“文化校长”的他。之后记者在

拜读张校长的《从活字版到万维网》等著述中,他对于文化与大学教育的理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没有文化的大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出生于大陆、成长于台湾、留美二十多年的张信刚,希望他的学生都要了解一些中国文化。他说,中国文化是值得传承的,我们当以自己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自豪。只有从理性上尊重自己的文化,从感性上喜爱自己的文化,才可能真正做到文化之间的交流。

其实在做学者和做校长之间,张信刚说,他更希望做一个学者。六十年代,他是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学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工程学硕士,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七、八十年代,他在美国、加拿大的两间著名大学做教授。九十年代,香港科技大学邀请他出任工学院院长。那时,工学院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几年的努力,他一手把工学院创建起来。他说,在自己的性格中,对开拓新事业总是有兴趣。而且,始终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香港回归后,对中国的现代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懂高等教育,那么我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张信刚说。一九九六年,他担任城市大学校长。做校长,很辛苦,责任大,但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念。在城市大学成立中国文化中心,就是他实现推广中国文化理念的重要一着。

就任校长半年后,他提议,要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归属感,所有学生都要读中国文化课程,修满这六个学分方可毕业。为什么要在香港城市大学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呢 张信刚说起两件事 “九十年代初,我还在香港科技大学做工学院院长时,招生面试,我问考生喜不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学生回答喜欢。我说那么背一首来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问还有呢 结果学生就背不出来了。那天,我听了二十几遍“床前明月光”。这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另外一件事,开学不久,一个学生找他说要退学。原来这个学生说他家里父亲年纪大了,以前是姐姐一个人在外面做工,但是现在姐姐病了,轮到他要负起养家的责任,养他的弟弟妹妹。张信刚说,在这两个故事上,他感觉到体现了一种中国文化的意识形态,一种价值观。香港的学生虽说不出来唐诗有多丰富,楚辞是什么,但在他们的行为中,在他们的意识中,是一个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假如能够把中国文化用一种办法让现代年轻的学生能够吸收的话,就更有利于他们对自我的认同。

但真正开始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还是遭到了很多非议。老师、学生都有不同的意见。说服的过程并不容易。包括在寸土寸金的校园里“挤”出一块地方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策划编写中国文化教本《中国文化导读》,邀请世界各地的名家来讲学等等。让他欣慰的是,这几年下来,“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张信刚说,在大学中推广文化通识教育,既是增强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的需要,也是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需要。对学生来说,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对增强他们的判断力有好处。

张信刚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文化是最古老、最丰富的一个文化体系,如何让香港的大学生能够有效而又有兴趣地学习呢 张信刚想到,应该用先进的手段,用现在的信息革命带来的新的手段电脑、网络来教学。另外,还邀请有名的历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来现身说法,并做一些表演、陈述和讲授,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一个讲座的讲者就是他本人。

为了增强文化界的凝聚力,从1998年开始,张信刚每月在自己家中举办一次“城市文化沙龙”,邀请香港、内地和海外的文化学者、艺术家来开讲座。2000年4月,他被特区政府委任为文化委员会主席,为香港长远的文化发展政策向政府作出建议,提出包括宏观政策及具体落实层面的建议近百个。让张信刚感到欣慰的是,政府对这些建议十分认同。他说,香港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子部分,香港在推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可扮演重要角色,一是积极为中国输入外国优秀的文化,二是担当起将中国优秀文化向海外输出的重任。

去年,香港城市大学迎来了建校二十周年庆典,作为香港四所顶尖大学之一,也是大中华地区十所顶尖大学之一。张信刚说,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是外国认识和进入中国的通道,也是中国接触世界的桥梁。城市大学将努力成为本地生、内地生与国际学生融合、交流及共同成长的地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