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国际大都市的窗口更亮丽

2005-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军 我有话说

近日,在上海市举行的以“文明创建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全国部分友好城市文明创建工作研讨会上,各地代表对上海市黄浦区的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黄浦区创建活动机制完善、措施落实,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

争创“一把手工程”

2004年

初,黄埔区作出决定: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列入全区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之一。

为此,全区专门成立了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区委书记任总指挥,区长为第一副总指挥,并明确各部门、各系统、各街道、各单位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这项工作成了“一把手工程”。在大规模大范围进行创建工作动员以后,区委、区政府“贴近实际,服务群众,注重实效”,借鉴兄弟区创建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兼顾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通过整治重点地区、解决重点问题,切实整掉不文明的“顽症”,以此突破创建工作瓶颈,塑造上海中心城区的文明形象。

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以及区绿化局等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合力创建,为全区广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也使基层街道、社区找到了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效创建工作的参照目标和方向。

让大上海的窗口更亮丽

地处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占地12.47平方公里,仅占全市面积的0.2%。而人口却有61.8万,在这片面积不大而人口密集的区域内,拥有诸多著名景点: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庙”豫园和外滩金融一条街等等。每天迎来无数八方宾客,对所在街道来说,创建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外滩街道重塑外滩文明风景线,倾力建设“五大主题社区”:安全社区、健康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阳光社区。安全社区,全力构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真正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健康社区,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形成公共卫生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文化社区,大力营造文明向上的社区氛围,依托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创“品牌”特色。服务社区,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功能,为就业困难者创造社区公益服务岗位,建立帮困救助机制。阳光社区,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党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作风、政务居务公开等活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金陵东路街道因地制宜,利用区域内福州路文化街、逸夫舞台等文化设施,大力开展富有文化特色的创建活动。他们办起各居民区的小报《小区简讯》,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主要精神、目标任务、创建口号等及时传播到每家每户,又经常报道小区的好人好事、诚信故事、文化箴言、诚信格言,报道本小区创建工作的进展、成果,开展各类主题讨论。他们在机关、家庭和新经济组织三个层面征集到4000多条格言,汇编成册,广为散发。

“创建”已成为黄浦区居民的自觉行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不但推动了黄浦区政府、各街道、居委会的各项工作开展,而且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接受、积极宣传、踊跃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有一个延续了十多年的优良传统,每月20日,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门口都会出现一支以劳动模范为首的“民兵为民服务队”。今天,这支队伍已经大大地“扩容”了,演变成为“南京路每月20日民兵、团员为民服务队”,成为争创活动中一块闪亮的品牌。

在董家渡街道,有一个专为无力请家教的贫困初三学生提供智力帮教的“劳模假日爱心学校”。任课的20多位老师都是劳模教师或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平时教务工作都很繁忙,但假日里总是放弃休息,义务为爱心学校上课。迄今,爱心学校共帮困184位学生,为180户困难家庭解除了子女“升学难”的后顾之忧。

正是有了广大社区居民的踊跃参与,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才能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这项提高文明素质、净化市民心灵的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才能扎扎实实地深入开展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