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西安更快更好发展

2005-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永林 我有话说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国内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西安这样一座传统与现代并蓄的特大型城市,将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择发展路径,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呢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

记者:

近,西安以白皮书的形式发布了《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据我所知,这在国内大城市还是首次,请问此举是处于什么考虑?

袁纯清: 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新的飞跃。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使西安的发展确立更高的目标,寻求更便捷的途径,发挥最核心的优势,解决最薄弱的环节 去年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对世情、国情和市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四化”理念提出以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可以说,这是科学发展观在西安的具体化,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成果。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四化”理念,让人耳目一新,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袁纯清: 简要讲,所谓国际化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加入国际产业分工,凭借独特的优势资源和优势地位加入全球化体系的目标,最终使西安成为国际化城市;市场化就是要以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增强城市活力,使每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人文化就是文明化、人性化,关注人的需要与幸福,维护人的权利与尊严,构建和谐社会;生态化就是要在城市社会的发展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态平衡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前,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科学发展。统筹解决好西安的现代与历史、城市与农村、城市建设与管理、国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中心城市与周边、经济与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关系,使西安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记者:请问,“四化”之中为什么把国际化作为第一位 西安国际化的发展定位目标是什么?

袁纯清: 国际上曾有“西方罗马,东方西安”的说法,古代长安曾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开放的大都市。以这里为起点,开辟了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西安对外开放的历史可以追溯2000多年前。

我们之所以提出国际化,主要基于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作为一个大城市,只有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主流,才能谋得生存与发展空间,避免被“边缘化”危险。二是西安是中国千年古都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与深厚的文化根基,是著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去年,我们共接待了各类海外游客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三是西安是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镇和新兴工业城市,特别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具备了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物质技术基础。

记者:有人说,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请问,西安将采取哪些措施,具体培育和扶持哪些产业和企业,打造自己的“名片”呢?

袁纯清: 这说到底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为了打响西安的“名片”,我们把产业强市作为一个基本的治市方略,结合西安的比较优势,提出要着力打造高新技术、现代装备制造、旅游、现代服务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还要在“十一五”期间培植10―15个产值超百亿的强势企业和产业集团,使软件、重型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记者:关于人文化,《发展报告》提出要实施唐皇城复兴计划,在这里“复兴”的含义是什么?

袁纯清: 古都西安是世界上文化内涵最厚重、古代城池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西安古城墙内的城市区域就是盛唐时期的皇城。我们提出唐皇城复兴计划,就是凭借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既保护好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又恢复建设一些标志性的古街区、古建筑,以再现盛唐仪象,重振历史辉煌。西安要立于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之林,关键还在于充分挖掘和彰显“千年古都”这块金字招牌,按照“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故乡”的城市文化身份定位,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把西安建成一座保存、延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城市,成为最具东方神韵的人文之都。

记者:西安的确是一座迷人的城市,那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袁纯清:这几年,我们启动了大绿工程,已建成生态林十余万亩;实施大水工程,正在对?、灞河城市段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将新形成2万亩水面。同时,还针对河流污染、燃煤烟尘、汽车尾气,加强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状况大大改善。下一步,我们还要结合西安山、塬、河、田、城各区域环境特点,重点加强对秦岭山区水源地及诸河流水系的生态保护,努力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在城市产业的构建上,要积极寻找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在居民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方面,大力倡导和宣传生态、环保和节能的理念,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