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人才成长大平台

2005-05-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明新文 张鹏 我有话说

以中国肝胆外科学科的开拓者、中科院院士吴孟超领衔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近年来培养了110名硕士、78名博士、16名博士后和7名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可谓是桃李芬芳。该院党委不拘一格使用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实现了人才效益的最大化,医院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

才用其锐,发挥“冲”劲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党委,多年来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采取多种措施构建人才成长平台,并大胆使用和破格提拔优秀年轻人才,放手让他们独当一面。目前,该院3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家占临床和科研一线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医院建设的生力军。

优秀中青年专家周伟平教授,在临床和科研上成绩突出,但也有一些人批评他恃才自傲。院党委并没有因此而对他另眼相待,而是极力保护他的工作积极性不受挫伤,根据他的长处给他压担子,并让他担任肝外三科副主任。在院党委的激励下,周伟平刻苦攻关,进行了许多高难度的复杂肝脏手术,如第三肝门解剖法切肝术、肝尾叶肿瘤切除术等均在国内领先。他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包括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拓宽了腹腔镜的手术适应症,发展了肝脏外科手术新技术,该研究成果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其论文《肝癌手术加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被总后勤部评为“首批中青年技术专家”。

综合一科主任沈峰是吴孟超院士的学生,他破格被评为教授和任命为综合一科主任时年仅37岁,曾一度引起一些人的非议,说他是沾了吴老的光才被破格提拔的。沈峰一时情绪低落,院党委发现这个情况后,鼓励他不要为这些闲言碎语所羁绊,要用更突出的成绩证明自己。沈峰在工作中创造出了一流的成绩,针对外科治疗后极易复发和生存期短的难题,他在临床上建立了三种新的抗复发综合治疗技术,被中华外科学会和中华外科杂志评为“50年来我国外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他还被评为首批总后勤部“科技新星”、上海市“曙光学者”和首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提名奖”。目前,该院科室主任一半以上是中青年骨干。

才用其恒,发挥“韧”劲

1997年,青年学子王红阳从德国学成归来,并带着250万元科研经费和一些仪器设备。医院党委从当时还不厚实的家底中拿出数十万元,创建了以她为主任的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两年后又筹建了临床综合治疗病区,形成了国内、国外两个研究基地和基础、临床交叉结合的全军重点实验室。

科研中王红阳遇到过多次挫折和失败,每当这个时候,院党委和吴老给予王红阳的都是信任和支持,激励她坚持努力。几年来,王红阳在肝癌等疾病信号转导研究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都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2000年,她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总后勤部“科技金星”称号,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荣誉称号,以她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她还担任了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主题专家、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审组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聘用评审专家。

杨甲梅是1974年作为工农兵学员分配到吴老手下工作的,尽管是短学制学员,但他身上有一股一般人不具备的“韧”劲。吴老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对他厚爱有加,常常给他“开小灶”。现在,杨甲梅已经成了全国肝胆外科界赫赫有名的专家。1987年,他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B超普通探头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等新技术新疗法,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他在肝移植上也颇有建树,取得重大成果。

人才兴,事业旺,近年来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发展迅速,在国内外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20多种、1300多万字,参与投标竞争获得国内外各类科研基金1800多万元,启动了70多个国内外领先项目课题的研究。目前,在研项目46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3项,“973”计划2项,“863”计划1项,上海市重点课题2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