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走长征路,苏区我故乡”

2005-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付小悦 我有话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郁孤台写下此句时,决想不到800多年后,中国工农红军的十万旌旗正是从附近的瑞金、于都出发,走上了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从瑞金、于都到“将军县”兴国,都被载入共和国史册
。赣州为革命贡献了无数的优秀儿女,在长征出发时的8.7万中央主力红军中,就有五万多赣南籍战士。从赣州,走出了132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作家们行走在赣州的土地上,虽然一路阴雨连绵,依然豪情不减,斗志昂扬。在瑞金叶坪乡,作家们见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当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正是在此召开。房子很简陋,一间房子隔成许多小间,中央政府各个委员会就在此办公,成为共和国各部委的前身。在拥有“长征第一山”豪迈别称的瑞金云石山,作家们冒着大雨沿着又陡又滑的羊肠小道上山,亲身体验了长征的艰险。在于都,作家们来到了“长征第一渡”,当年,中央红军正是从这里星夜抢渡,踏上了长征之路。在兴国,作家们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

采访一团汇聚了陈忠实、徐贵祥、熊召政三位茅盾文学奖得主―――无独有偶,他们也都是以创作历史题材见长。在这红色的土地上,他们表达了回望长征历史时的心声。第一次到江西的陈忠实出发前就感慨:“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江西的。从陕西来到长征出发地,长征在我心中也就完整了。”站在叶坪旧址前,他独自伫立,沉思良久:“我们来到这里,处处感叹环境的简陋,但这是一种力量,展示了新生政党对旧世界发出的挑战,这种力量是不受环境限制的,是不可战胜的。”徐贵祥说,“长征的意义,不仅在于使中国革命走出困境,走向胜利,也在于它是对中国人的意志、体力的极端严酷的考验,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战胜困难的毅力。”而熊召政则一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在叶坪旧址,他赋七律一首:“谢家老屋沧桑地,七十年来雨复风。弱到极时能缚虎,人临绝境可屠龙。风雷激荡乾坤白,大地苍茫战血红。自古民心天下计,危难社稷见英雄。”在云石山毛泽东、张闻天故居,他赋七绝一首:“撩人山色翠如流,云石峰头夏似秋。遥想当年龙虎会,鸡鸣风雨晚咽稠。”而在于都渡口,他更是口占一绝:“今日过于都,河泛胭脂浪。重走长征路,苏区我故乡。”

重走长征路,苏区我故乡―――作家们将继续前进,下一站到达井冈山。(本报赣州5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