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5-05-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论非物质文化

胡敏中在《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撰文指出,非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以口头讲述及亲身行为等动态方式表现和传承的,具有民族民间传统的各种文化形态或形式。非物质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其表现和传承的动态性或活态性。非物质文化属于民族文化、民间

文化、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而不属于主流文化、上层文化、精英文化和官方文化。非物质文化具有民族性、民间性、内稳性、自发性、非意识形态性和约定俗成性等。非物质文化活动具有自娱自乐功能,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是展现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是认读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当今,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我们要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肤觉比喻与审美意识

人的躯体是近几年来哲学界、美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与之相关的肤觉经验在审美感受和审美认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成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赵之昂在《文史哲》2005年第2期撰文,把肤觉比喻作为肤觉与审美关系的首要问题,认为肤觉比喻是肤视经验结合的结果,表面上是视觉的意象组合,实际上受潜在的肤觉经验的影响和支配。肤觉比喻通过以近喻远的空间性、以强喻弱的情感性和无意识的意识性,创造出迥异于现实的审美意象。阐释肤觉比喻的哲学支撑是胡塞尔的意象性理论,由于意象性和肤觉比喻的扩展,存在于无限空间的大的自我(“大人”)才得以实现,而空间“大人”既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意境和“散点透视”的形成基础之一。肤觉比喻和肤觉“大人”是自然美、形式美、优美、壮美等审美范畴的内在根据之一。

社会矛盾的和谐化解

黄德良在《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撰文认为,和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条件,而且催生一种新型的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社会和谐和社会平等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从本质上说,和谐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正是体现着社会平等基本内容的诸方面。和谐化解是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新方法。正确解决社会矛盾,不能采取“一个吃掉一个”的办法,而应使矛盾诸方各得其所,和谐结合,达到多样性的统一。所以,能否自觉用和谐结合的方法解决社会主义大量矛盾,关系到是否按辩证法办事,充分利用矛盾的同一性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网络游戏对人的异化

廖宏建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撰文指出,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带来极大娱乐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的异化作用。反观游戏的本质精神,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游戏行为、消费行为、人格心理等方面;网络游戏媒介的虚拟特性、网络游戏的商业殖民、教育的游戏缺失等是异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构建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呼唤传统游戏精神的回归是消除异化的理智之策。

试议由学术批评引发的名誉侵权

近年来,由于学术批评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尚未有规范模式和固定文风的学术批评遭遇了稍有偏差就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尴尬。王婷《学术界》2005年第3期撰文,考察了言论出版自由权与名誉权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指出了处理学术批评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时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即:厘清学术批评所涉及的名誉权纠纷案与新闻侵权的关系,界定学术批评的尺度,学术批评中的双方当事人是否可以套用“公众人物的忍受义务”,作者与新闻单位的责任如何区分等。最后归纳出因学术批评引发的名誉侵权案的构成要件。

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

杨芳芳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撰文认为,“读图时代”是20世纪末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的一个“关键词”。图片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受众对图片形式美的接受欣赏能力,增强了受众对图片自身的形式美的接受能力。图片的使用,也使文字新闻的美有了具体的“附着物”,增加了文字新闻的内在含量。读图时代引发了新闻受众心理发生变化,使新闻的审美价值成为不争的事实。读图时代对新闻审美价值走向的影响是双向的,它在增强新闻自身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在部分地削弱着新闻的“新闻性”。如何把新闻的“审美价值”和“新闻价值”调和得恰如其分,是新闻界的一个新课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