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课本剧:超出课本的教育

2005-06-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光 我有话说

近日,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又有新举措 他们拍演的课本剧从4月18日进校园演出,至今已经为孩子们免费演出40场,师生们反响热烈。今年,北京儿艺计划在校园演出课本剧百场以上。

北京儿艺在改制以后,一方面成功推出了《迷宫》和《Hi可爱》这样的儿童舞台剧,一方面积极筹排课本剧《快乐就从课本来》系

列,使孩子们不出校园就可以将娱乐与学习结合起来。首次推出的课本剧《西门豹》和《快乐王子》,取材于小学语文课本。为了取之于课文又不拘泥于课文,北京儿艺的创作者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巧妙的演绎,不论是台词、服装还是演员的肢体语言等,都更符合当代孩子的审美习惯。这些被称为“小戏”的课本剧,加进了不少轻松诙谐的佐料,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戏剧张力,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让他们在快乐中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意义并学到知识。另外,课本剧舞台非常简洁,既没有大型道具,也没有复杂的声光电变化,可以依据各个学校的不同条件,迅速在礼堂、教室甚至露天操场上搭台演出,这就为戏剧在校园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儿童剧首先要带给孩子欢乐

课本剧是北京儿艺改制后确立的三大发展方向之一,在创作儿童剧精品、打造儿童文化产业链闯市场的同时,期望以课本剧的形式给孩子们打下戏剧的启蒙烙印,把课本上的知识立体化,使未成年人较早接触戏剧艺术。为此,他们把制作开发课本剧作为一项提高国民素质、塑造民族精神的系列工程。目前,北京儿艺已邀请儿童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等对中小学课本进行遴选,并征求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将在今明两年将课本剧送进北京市所有小学,并制成动漫和影视作品。专家们一致认为,儿童剧没有固有的模式,在《快乐就从课本来》的总体思路下,课本剧可以百花齐放。儿童剧的首要功能是要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让儿童认同,然后寓教于乐。同时,课本剧这一形式还肩负着普及艺术、培养未来话剧观众的重要使命。

对于北京儿艺的这个举动,专家们给予积极的评价。著名儿童剧表演艺术家、原中国儿艺院长方掬芬说:“儿童剧不要规定模式,只要观众喜欢,孩子们高兴就好。如果孩子们不爱看,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钮心慈也认为:“艺术首先是要给儿童带来美和快乐,儿童剧这门艺术应该不断创新,让儿童在欢乐中成长,寓教于乐应是儿童剧的最高追求。儿童剧首先要好看,不好看他们根本不进剧场。课本剧是立体化的故事,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很多情况下,孩子们想出来的故事比大人们编的要好得多。”著名儿童剧表演艺术家李若君说:“儿童剧应该是几条腿走路,《Hi可爱》、《迷宫》这样的大戏绝不能放弃,课本剧也不能丢。因为一个是提高的,一个是普及的,它们相辅相成。用课本剧真诚地跟学生交流,培养戏剧观众,让学生们从课本剧里补充课外知识,不仅仅限制在语文课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都可以有课本剧。”

儿童剧是一种“种子文化”

有专家认为,《迷宫》和《Hi可爱》把几万名小朋友吸引进剧场本身就是对戏剧的贡献,现在,许多孩子一听说是北京儿艺的戏就会去看,而在此之前,他们根本不去看话剧,尤其是儿童剧,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好看的儿童剧。这两部非常好看的儿童剧,为北京儿艺培养了一大批儿童剧新观众。

中国儿艺导演容晓蜜认为:儿童剧包括儿童教育,是一种“种子文化”,它们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里,将来会生根发芽。课本剧可以培养孩子们了解戏剧、热爱戏剧,是戏剧和孩子们最初交流的一个媒介。在孩子们的参与下,普及了戏剧知识,补充了孩子们的课堂教育。目前我国缺少戏剧观众,不要说孩子对戏剧不了解,就是成人也知之不多。所以,北京儿艺做好儿童剧和课本剧,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事。剧作家吴玉中说 现在孩子们为了应付考试,从课本上把成语和故事学到了,而课文背后那些精髓,那些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和伦理道德却丢弃了。课本剧的用意不仅仅是教会课本知识,还要让他们记住传统文化的精髓。

每个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我们把课本当作平面的文字来读、来记、来背的时候,它们对我们的影响显然不如活灵活现的故事和演出。课本剧的意义显而易见。每一个儿童都会从一系列活生生的人物中,学到超出课本许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儿艺的《快乐就从课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构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