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索太湖治污的科技之路

2005-06-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其峰 我有话说

如何使科学技术在我国湖泊污染治理这一大课题中真正发挥出作用 参加今年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的记者了解到,在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各种手段中,太湖无锡地区水域实施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自2003年1月实施至今,科研人员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精心组织,正努力探

索着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治理湖泊污染之路。

碧波万顷、风光旖旎的太湖,见证了无锡近现代的工业化进程,也承受了工业文明带来的伤害 部分地区严重水质型缺水,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太湖明珠的光彩随着水污染的日趋加重而逐渐褪色。

如何让太湖明珠重放光彩 科学技术成为了其中的重要手段。据无锡市环保局污控处处长陈建平介绍,“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主要包括三个子课题 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分别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标。

5月17日上午,记者乘一艘小艇前往太湖梅梁湖小湾里水域,这里是无锡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负责的“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子课题”的工程示范区就位于这片水域。从船头远远望去,岸边充山水厂的取水口往外,依次围着三道宽阔的围栏。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告诉记者,在太湖梅梁湖小湾里与充山水厂周围2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的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工程示范区,科技人员通过在示范区内对消浪技术的研究与实施、藻类水华生物控制和机械除藻技术的研究与实施、透明度改善与水下光补偿技术的研究与实施以及湖滨带的环境改造,从而改善水源地基础环境,创建和恢复水生植被、稳定生态系统,提高水源地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结合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的研究与实施、环境治理与生态系统恢复的长效管理研究与实施,最终目标是使水源水消除蓝藻水华,叶绿素含量a≤0.02mg/L,7-9月间的透明度≥60CM,微囊藻毒素LR含量≤0.5ug/L;水厂取水口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功能。

秦伯强介绍说,到目前为止,这片工程示范区已制作并安装完成基础设施2500米围隔工程和16400围栏工程,同时播种菱种60吨,养殖螺蛳31吨、蚬55吨、蚌30吨,岸带种植莲600株、香蒲4000株、麦草4500株、芦苇20000株,近岸带投放种子泥包2800只,制作喜旱莲子菜植物浮床80吨,种植荇菜、微齿眼子菜、菹草、伊乐藻940吨,强化净化区的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已初具规模,示范区内水质已有所改善。记者也看到,围隔内湖水已具备一定的透明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年跃刚博士5月16日向记者介绍说,针对太湖蠡湖水域水质恶化和生态退化的严重问题,他们中标的“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子课题”包括设计并实施完成0.2平方公里的环保疏浚、1.3平方公里退渔还湖、2.87平方公里水生生态重建以及6公里湖滨带修复等4项示范工程,研发与集成的技术包括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技术、湖滨带生态与景观修复技术、重污染水体生态重建与稳定化技术以及环保疏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等4项,目前工程正顺利进行,完成后该水域的水生植被覆盖率将达30%以上。

另据介绍,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负责实施的“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子课题”将建成一个面积20平方公里的典型河区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建立一套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的成套技术方案,同时为太湖湖泊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撑、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为其他地区的污染治理提供示范样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