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交响乐的一支生力军

2005-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次? 王廷英摄 我有话说

指挥家邵恩与小提琴家魏特哈泽

两年前,我曾应澳门文化司署的邀请参加澳门乐团成立庆典和乐团首演活动。当我得知文化司署聘请著名指

挥家邵恩任乐团总监时,心里顿时一亮,似乎已预感到这支乐团将会成为中国交响乐的一支生力军。时隔两年,当这支年轻的乐团首次在北京亮相时,我的预感已成为现实:澳门乐团以无可辩驳的成功证实了自己的实力。此次澳门乐团北上,共演出了三场音乐会。第一场是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节的重头戏,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奏了英国现代作曲家的作品;第二场是在天津大剧院演奏了拉威尔、布里顿和门德尔松的作品,同时也演奏了由吴祖强等作曲家所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三场音乐会,以“澳门乐团首次访问北京”为标题,在北京音乐厅演奏了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在库普兰墓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A大调第四“意大利”交响曲》和贝多芬创作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库普兰墓前》原为钢琴组曲,为纪念欧洲巴洛克时期法国伟大音乐家库普兰而作,写于1914年,完成于1917年,此时作曲家正投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而此曲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死难者的哀悼。后来作曲家将其中四首改编成管弦乐曲,于1920年首演。《“意大利”交响乐》完成于1833年,表现的是作者游历意大利的印象和感受。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受伦敦爱乐协会委约创作的,1833年在伦敦汉诺威广场音乐厅首演。《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欧洲音乐史上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是为当时维也纳剧院乐队首席弗朗兹・克莱门特而作,1806年12月23日首演前一刻贝多芬才完成此曲。这三首作品从风格上讲,包括古典主义(贝多芬)、浪漫主义(门德尔松)和印象主义(拉威尔)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从音乐体裁上讲,包括组曲、交响乐和协奏曲三种不同的体裁。如此经典的曲目选择,足以看出音乐总监的独具匠心。

对交响音乐会的评价,大体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演奏技术,这是音乐表演的基础。我们在听交响音乐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铜管“放炮”而失望,为木管的“哑音”而惋惜,也同样会为弦乐的音准不好而摇头,为打击乐的节奏不准确而叹气。在澳门乐团的这场音乐会中,除了铜管乐有个别地方起音不够整齐以外,整场音乐会听不出有其他技术欠缺的地方。第二是乐队的整体配合,这是乐队训练水平的体现。优秀的乐队队员大多有丰富的室内乐表演经历,这是乐队合奏的基础。澳门乐团在这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无论是《在库普兰墓前》第一乐章《前奏曲》中不同声部纵错复杂的节奏融合,还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乐队和小提琴交响性的竞奏,都充分显示出这支乐队强大的声部“凝聚力”。第三是乐队的音色控制,这也是衡量乐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优秀的乐团在音色上往往能使人耳目一新;劣质的乐团,只求音符的拼凑而显示不出音色的个性。澳门乐团在音色的把握上实在令人叹服。《“意大利”交响乐》第一乐章呈示部,弦乐主题透亮的音色和管乐柔劲的背景,把听众带入一个全新的境地;尽管这是一个熟悉主题,但它富有表现力的音色却赋予了这个主题独特的音乐内涵。《在库普兰墓前》则在印象派音乐独有的音色把握上让人振奋,《前奏曲》的轻柔摇曳,《佛兰舞曲》的飘浮怪异,《小步舞曲》的朦胧灰暗以及《里戈东舞曲》的闪烁灿烂,无不引起听众翩翩联想。在印象派音乐特有的音色中找出其微妙的差别,这实在是一件难事,但澳门乐团做到了。第四是音乐风格的把握,这是美学层次上的音乐观照,它体现出对音乐作品的深层理解。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要提到担任这次音乐会指挥的邵恩先生,他在对不同音乐风格作品的审美把握上,有准确而独到的见解。比如对《在库普兰墓前》的音乐处理上,邵恩抓住了拉威尔在配器上的独到之处,把其精致的配器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印象派音乐朦胧的风格中寻找拉威尔独有的音响画面。又比如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他充分把握住古典和浪漫之间的界线和融合,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所具有的特征。前面所谈到的四个方面,可以说后三个方面都与指挥有直接的关系,也即指挥决定了乐队的整体水平,难怪有人说“没有不好的乐队只有不好的指挥”。值得庆幸的是澳门乐团不但有杰出的指挥,也有优秀的乐队队员。最后应该提到的是担任小提琴独奏的德国小提琴家安特耶・魏特哈泽,无论在技术上和音乐风格的把握上,她都称得上是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权威的阐释者。

我们期待着澳门乐团的进一步发展,期待它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作出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