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邻里亲情在这里升华

2005-06-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余传诗 我有话说

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浦东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以社区为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了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社区环景日益优化,和谐景象日益显现。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让百姓感受方便实惠

在位于浦电路潍坊街道社区的一条弄堂里,记者看到

新建成的潍坊事务受理中心明亮、宽敞,前台受理大厅21个窗口正在有条不紊地接待社区里前来办事的群众。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平时老百姓经常到街道办事处办理的事情多达70多项,由于相关办事部门不在一处办公,往往要在六七个部门之间奔波。办一个失业登记,也要来回跑三四次。现在好了,新建成的事务受理中心把政务办理项目全部纳入一地集中办理,让老百姓办事少了门槛、少了程序。

记者看到,受理大厅设置了电子排队叫号系统、等候区、接待室、写字台、投币电话、政务公开告知单等设施。前台受理、后台协办、有效衔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交材料后,便拿到一张条形码,可以随时对办事情况进行跟踪;对于行动不便的市民,专业的政务速递公司还将“送件上门”,大大方便了老百姓。

潍坊社区党工委李书记告诉记者,社区建设实体化是努力打造和谐社区的重要条件,这几年他们把社区内部分闲置的场地和设施,以及边角料地块进行置换、扩建、挖潜改造,建成了社区养老院、社区公园、多功能活动室、健身场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让老百姓在社区建设中感受到方便和实惠。

阳光驿站:关怀党员服务群众

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区域的“阳光驿站”是梅园社区党工委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个创举。他们以阳光驿站为抓手,提升社区党建“凝聚力工程”和“三服务”内涵。在600多平方米的馆室分别开设了功能齐全的“光辉历程展示厅”、“阳光绿洲演讲厅”、“流动党员接待室”等,把分散在社区党员的心维系在一起。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基层党组织的孵化器、党员和社区群众交流互动的温馨家园。

党员来阳光驿站听党课、过组织生活,还有专家的报告会,他们自发组织起了一支由200多名党员组成的“阳光服务队”,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社区内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而且形成了全覆盖:教授交谊舞、开展帮困和就业援助、开设心理咨询站和法律咨询站、为学生免费辅导等。

每年九月开学的社区老年学校,党员服务队在六、七月分就开始在老年朋友中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问卷,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目前阳光驿站已在30个居民区、6幢商务大厦建立了党员服务站和党员服务点。从南通来的党员个体业主王红刚说,他在阳光驿站又找到了自己的家。

楼组细胞工程:打造共同家园

商品房邻里之间互相往来少,人情淡漠。浦东金桥地区的沪东新村街道党工委便把楼组建设作为打造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的前道工序来抓。他们以楼组节为活动载体,积极推进楼组细胞工程,拉近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倡导的“相逢主动点点头”成为邻里亲近的始发站;楼道小黑板、楼道小信箱成为密切邻里关系的中转站;“楼组沙龙聚会活动”成为密切邻里关系的加油站。凭借楼道一块小黑板传播文明知识,利用制定楼规民约,促进居民文明习惯的养成。

44号楼组的唐丽娟是楼里的义务医生,邻居身体有什么不适,她总是主动上门帮忙诊断医治,她家里的电话成了楼组的健康热线。在沪东街道居民楼里,楼上晾晒的衣被忘了收回,楼下的阿婆会主动提醒;楼下的电灯、电器坏了,楼上的师傅会帮忙修理,随叫随到;独居的老伯突然发病,对门的邻居就会相助护送医院就诊;李家的孩子考取大学,全楼居民会自发聚会分享喜悦―――楼组活动的开展使社会新风在楼道得到发扬,社会公德在楼道得到光大,邻里亲情在楼道得到升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