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9亿人的大事: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

2005-06-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程东红 我有话说

本文提要:职业技术技能,是我国9亿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劳动适龄人口技术技能的职业培训与教育系统,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科学素质,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百年大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国际上通常用16岁及以上人口来观察劳动力资源的变动及供需情况。《中国人口统计年鉴》表明,2003年,我国15岁至64岁人口总量为9.0976亿人,占总人口的70.4%。相对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而言,人力资源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唯一可能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资源。

在以工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然而,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的浪潮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效率成为提高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吴敬琏语 。伴随着技术创新对社会生产的影响日益广泛,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将更集中地体现在并越来越倚重于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在今后数十年中,持续有效地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别是提高9亿劳动适龄人口的科学素质,将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亦将始终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艰巨任务。

然而,多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一直以学校科学教育和公众科学传播与普及为工作重点,对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这一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

应当强调的技术技能

国内外学术界和官方机构对科学素质的定义有多种表述,本文将其概括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以及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的“实际问题”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民生层面,即生存与发展、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民主层面,即参与公共事务时的实际问题。因此,一些学者把侧重“民生”层面的科学素质称为“实用的科学素质(practicalscientificliteracy)”,把侧重“民主”层面的科学素质称为“公民的科学素质(civicscientificliteracy)”。笔者认为,对于长期受到封建文化濡染、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看待人的科学素质,应特别注重科学精神和思想的弘扬,并适当强调科学素质中的“生产力”要素―――技术技能,强调在民生层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素质的民生特性体现于劳动者的职业与生活。在职业层面,科学素质往往表现为:与职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与职业相关的科学技术方法、与职业相关的科学精神、具体的职业技术技能。在生活层面,科学素质往往表现为:与生活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具体的生活技术技能。

在职业层面的科学素质的各项要素之中,与公民个人的职业地位关联最为直接的,是具体的职业技术技能。这是因为,掌握特定行业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是公民进入该行业的必要条件;而掌握该行业中特定层次的职业技术技能,是公民的职业地位到达相应层次的必要条件。因此,推动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最直接的个人动力,是源于提升自己职业地位、从而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

强调职业技术技能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就是要调动亿万劳动者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从单纯由政府推进的社会公益事业,转变为由广大社会公众推动并自愿参与的、与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综合社会行动。

影响劳动者职业技术技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劳动者在开始其职业生涯之前的受教育状况、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中所接受的职业培训、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中的自身努力和工作实践。我们的社会,能否为广大劳动者提供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校科技教育?能否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广泛的、持续的、高质量的职业培训?能否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普惠的、便捷高效的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与共享平台?这些,都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不可缺失的服务平台

当我们明确地将劳动适龄人口的职业技术技能纳入到公民科学素质的范畴之中以后,就会发现,我国现行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未能将提升劳动适龄人口职业技术技能作为其重点的工作任务,从而形成明显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以学校科技教育和科学技术普及与传播(以下简称科普)为主要渠道,这种模式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

学校科学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平普惠原则的承载者。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由于学校科学教育决定了劳动者进入职业生涯时其科学素质的“初始值”,故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就成为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源价值的关键措施。从社会学角度看,由于受教育程度是人们获得初次就业职位地位的重要因素,故增加社会成员接受优质科学教育的机会,就成为使更多的人能进入较高的职业层次进而提高人们的社会地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措施。

科普以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事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让科学技术走近公众。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科学技术是高不可攀的,故对于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信心不足、缺乏动力。科普以百姓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科学走向公众,让公众“走进”科学,减小科学技术的神秘感,培养社会和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对于激发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非常有效。二,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需要社会文化的土壤,不能想象在一个迷信和巫术充斥的社会里能够建成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但是,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要真正实现服务于人民群众、鼓励人民群众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还必须把提升劳动适龄人口职业技术技能列入工作重点,为解决劳动者技术技能偏低这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瓶颈问题”作出贡献。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力度,科普工作特别是农村科普工作也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组织部门把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实用技能培训当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加以推进,农业、劳动等部门组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必须以制度创新的思路拓展现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渠道,在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平台上向广大劳动力人口提供科学素质培训的机会,尤其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市下岗、转岗工人培训,从而拓宽劳动就业的方向,将科学、文明、健康、安全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给勤奋工作在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广大普通劳动者。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和科普的同时,搭建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培训为主体的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平台,发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使其在我国广大公民的劳动历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