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史景迁和他的中国社会

2005-06-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安平 我有话说

史景迁就是那位不断写出学术畅销书的著名汉学家。作为汉学家,他的学术生涯起步得很早,1936年他生于英伦,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59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深造,1965年获博士学位。他因景仰司马迁而取名史

景迁。他的博士论文《曹寅与康熙》于1966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至此,史景迁完成了一名学者基本的知识积累,走的是常规的治学发展途径。这一点并不令我们惊奇。令我们惊奇的是他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新书不断,而每有新书即成为畅销书,而他的畅销书常常又是出版社的常备书,像《曹寅与康熙》现在仍是耶鲁大学出版社的常备书。

惊奇之余,我们还是得把目光专注于他的作品。从上海远东出版社引进的史景迁的十多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社会的研究架构。人物,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史景迁中国研究的一个部分,这部分的研究表现出他治学风格的灵气。而对历史人物,人们关注更多的恐怕是知名人物。史景迁的《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写的就是这样的大人物,但他另辟蹊径,通过身为一个男人的康熙的内心独白,表现出康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立体的人物性格。而他的《王氏之死》描写的却是一个山东村妇的悲剧命运,她甚至没有自己的姓名。然而,不管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大人物还是无名无姓的小人物,史景迁的这类作品都有畅销的佳绩。丰富的学术经验,深沉的历史背景铺垫,动人的场景描写,诗性的叙述方式使他的作品不同凡响。史学界常为史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争论,史景迁的作品似乎是最好的回答。在实证和理性的基础上,借助经验和情感的贯注,创造出令人称奇的史学作品。

对中国史的研究是史景迁中国研究的另一部分,这一部分最能体现他的学术功底,表现出他治学风格的大气。在《追寻现代中国》、《改变中国》等作品中,史景迁力图在历史的连续性上,探讨让他从青年时代即着迷的、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他为中国社会和她的人民能在漫长的岁月里保持活力和坚韧力而感动。史景迁作为中国历史研究专家而成为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学术影响力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当选条件。

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史景迁中国研究的第三部分,表现出他治学风格的才气。他特别看中在世界背景下的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他相信是异质文化的交叉才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丰富性。缘于此,在被问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时,他希望读者读读他写的《利玛窦的记忆之宫》。而《中国纵横》、《胡若望的疑问》等作品也都是在世界背景下探讨中国历史渊源与世界发展的问题的。

史景迁的中国研究系列陆续推出后已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他的作品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并为我们了解自身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系。不仅如此,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史景迁这位知名汉学家严谨而求实的治学方法,独特而创新的研究、编撰方式,博大而宽广的社会人文关怀,执著而坚韧的学术求索精神。相信这种对历史真谛的信念也会对我们的普通人生有所启迪吧。

《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上海远东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