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之路

2005-06-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6月18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之路。

与会者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为今天生气勃勃的新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提供了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理论武器。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将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断在中国传播、发展,先后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长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性标志。近年来,许多国外学者对“中国道路”的兴趣日渐浓厚,所谓“中国道路”,需要从实际和理论两个层面上来解读。实践呼唤理论、产生理论、检验理论、发展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深化实践。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也就成为“中国道路”的基本轨迹。从理论上说,“中国道路”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与会者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世界历史观的过程同时也是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世界历史作为一种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察的一种视野,是唯物史观得以发现和确立的支点。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含科学的世界历史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当前阶段,是当代世界生活的基本事实。全球化属于世界历史,它同世界历史的形成一样,是一种客观历史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现实面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确选择是,要做经济全球化的“剧中人”,而不做旁观者。

专家学者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给我们以下启示:第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优点与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率、计划与市场的统一。第二,市场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结构下的市场经济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技术基础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选择必须从国情出发。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改革的根本动力,也是改革的目的。第四,传统与现代、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政府与市场、自由与秩序、开放与自主、稳定与变革等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成功。第五,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质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在一定程度上难免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克服市场的缺陷、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和改革的经验虽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但也反映了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吴启迪、朱佳木、路建平、李君如、顾海良、李忠杰、纪宝成、程天权、程恩富、林岗、沈云锁、梁树发、秦宣,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戴维・麦克莱伦、戴维・施韦卡特、罗伯特・保尔・布伦纳、梅纳得・德塞、沃尔夫冈・弗里兹・豪格、亚历山大・尼・丘马科夫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中外学者近400人出席论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