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创中国雕塑的新局面

2005-07-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韩小蕙 我有话说

前一段北方大热,然而,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里,还是人头攒动,休息日更多达10几万观众――是“和平・繁荣雕塑巡展”把他们吸引来的。如今,雕塑巡展已到了第二站南京,人们观展的热情和连日的高温一样不见减退。

“和平・繁荣雕塑巡展”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

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而举办的全国性大型主题雕塑展览,由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和北京金台艺术馆具体承办。参展的60件大型雕塑是从300多件报名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均为我国老中青三代雕塑家的新创之作,“黄河在咆哮”、“名将勇士”、“众志成城”、“最后的审判”、“铸剑为犁”等是其创作主题。6月18日在长春举行了首展总开幕式,并展出半个月,7月3日巡展到南京,随后还将到郑州、重庆、厦门,最后于今年9月在北京结束。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秘书长邹文博士介绍,这是我国近年来最大型的主题雕塑创作展览,预计将会在全国争取到500万人次以上的现场观众。

主题创作活动的成功范例

面对着激情涌来参观的长春观众,长春市市长祝业精兴奋地说:“雕塑作为一种文化,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和传播优势。以雕塑巡展来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警醒战争灾祸,讴歌英勇正义,不忘民族苦难,是一种很好的形式。看到这个展览这么被长春市民所接受、所喜爱,我深以为幸。”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著名雕塑家盛杨说:“纪念性表现,是雕塑的优长和天职,世界大型雕塑中,纪念二战题材的雕塑占有很大的比重。盛世兴雕塑。雕塑是和平的伴侣与证明物。我们雕塑家表达的是中国向全世界呼唤和平,繁荣发展的心声,很荣幸雕塑界能担当起这个主题。”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著名雕塑家曹春生说:“有出息有良心的艺术家应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代表人民去呐喊、去作为。今天正是中国艺术家用自己手中的武器,鞭打反动、伸张正义、呼唤和平的契机,我们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他们之所以这样说,事出有因。在我国雕塑界,纪念性雕塑一度被轻视与否定,但专家们发现,雕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灵魂特质,正在其长于体现纪念性;雕塑的体量、材质、适宜公共展出的功能,都意味着纪念性特质的不可自弃。在此信念上的执著坚持,使主办者力排众议,克服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困难,终于把这次巡展办成功了。

中青年雕塑家走到了前台

这次“和平・繁荣雕塑巡展”,有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最大亮点,就是几乎90%的作品,都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而作者们大多数都是中青年雕塑家。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中青年雕塑家追求的多是现代派、后现代派、超现实主义等手法,“新、奇、怪”是他们的普遍追求,不如此好像就落后于世界艺术潮流。现实主义作品在他们眼中是不屑于再做的“老土”,但他们标新立异的作品往往只有自己懂得,这就使雕塑之路越走越窄。

也许是对前些年雕塑之路的反思使他们警醒,也许是此次“和平”、“发展”、“抗战”、“反法西斯”、“人类文明”……的主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报名参加此次巡展的中青年雕塑家特别多。虽然因为经费等原因,在征稿阶段,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有个特别说明,本次巡展如美协的其他展览一样,须作者自理创作、送展等费用,这对大型雕塑作品来说,不是一笔小费用;而且无偿参展还会影响他们做雕塑挣钱,但中青年雕塑家的参展作品小样,还是源源不断送到了北京。

我国中青年雕塑家的杰出代表吴为山,生于20世纪60年代,现在是南京大学教授,还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和英国肖像雕塑家协会吸收为成员。此次他也积极报名参展,缘于他的如下认识:“中国有着悠久的雕塑传统,但多为宗教题材或是陵墓雕刻。上世纪,第一代的雕塑家们从西方学来肖像雕塑和纪念碑雕塑两种主要艺术形式,产生了《孙中山》和《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那样的力作。因此,中国雕塑的崛起是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吴为山动情地说:“今天,我们雕塑家从人类的立场,表现了民族意志和爱国精神;6个巡展城市的大力支持则反映了在商品经济时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依然是人们不可动摇的精神支柱;同时最让我高兴的是,这也说明了雕塑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预示着一个新的雕塑时代的到来 ”河北青年雕塑家章华此次送来的作品是铜雕《听妈妈讲》,是一位穿着入时的年轻妈妈在给小女儿讲过去的事情,人物轻盈美丽,主题却凝重庄严,引人遐思。这位曾以一组体育人物雕像《飞翔的梦》而荣获汉城奥运会奖章、后又被做成中国邮票的雕塑家说:“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和平年代,没像老一辈那样罹受战争之苦,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产生伟大作品的土壤。我们要用精神、智慧、意志、情感将永恒的‘和平・繁荣’镌刻于石头,熔铸于青铜,这是时代的呼唤!”

站在中国与世界对话

中国雕塑界的不俗表现,也吸引文化界的不少热心人士,把注意力投向雕塑。在检讨影视、戏剧、文学……缺乏对“三个60周年纪念活动”奉献出力作的同时,他们众口一致赞扬“和平・繁荣雕塑巡展”推出的这批主题雕塑,为民族文化的担当、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而作出的自觉努力。

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张颐武,著名青年作家邱华栋说:此次巡展表达了中国面向世界的决心,表达了中华民族新的思维,也显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同时,它也使我们深思,中国在给世界制造几乎一切吃喝穿用商品的同时,给我们自己留下了什么?

著名诗人雷抒雁、舒婷,著名建筑师曾昭奋、曹汛说:一个国家,经济发达还不算真正的发达,最后是在文化上显示其高低。中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现在,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文化艺术和世界对话。著名学者何西来、青年批评家张恬说:文风和国运是相联系的,作为6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们应该向雕塑界学习,并且力争迎头赶上,把包括文学艺术各个门类、各种题材的大作品留下来。

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秘书长邹文博士是此次“和平・繁荣雕塑巡展”的主要策展人,对此次巡展,他从4个方面给以理论阐释和总结:1、此次巡展直插2005年世界文化大事的主流中心,将内涵与意义直接附着于国际新闻焦点,使展览具有了国际性的高度。2、联动6个抗战的代表性城市,制造阶段性的各地特色化宣传配套活动,将观众的泛泛观赏行为转变为深思互动。3、筹展时即为展品归属谋求理想模式――将由厦门市永久收藏,全部立于与金门隔海相望的“和平・繁荣广场”,为雕塑大展的良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新路。4、这次巡展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大大增强,旨在解决纪念性雕塑的群体攻坚难题。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此次借三个60周年纪念活动之机举办巡展,也是对雕塑纪念性资源的一次大开发,有助于产出精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