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淮河治理

2005-07-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治理淮河不仅关系到沿淮各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涉及全国经济建设和稳定的大局。为此,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其后50多年的治淮历程中,淮河流域初步建立起了防洪减灾体系。但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淮河治理已经不仅仅是防洪减灾的问题,整个淮河流域人与水的矛盾、

人与生态的矛盾比过去更加突出,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规划思考、全面统筹解决以下几种关系问题。

一、统筹防洪与防涝、防旱的关系

在过去的治淮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往往强调提高防洪标准,忽视提高干支流河道的排涝标准。加之配套的排涝工程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而沿淮地区地方财政本身非常困难,长期以来无力进行系统的排涝工程建设,排涝标准得不到提高,以致于形成防洪建设显著,但涝灾损失依然很大的局面。淮河流域几乎每年都有局部涝灾发生,不仅农作物受灾,甚至危及部分村庄及工矿区的防洪安全,严重制约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3年淮河大洪水中涝灾损失占总损失的2/3以上,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只有解决好排涝问题,才能在今后的抵御洪涝斗争中,大幅度减少灾害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淮河流域的旱灾比涝灾要多一倍以上。淮河一般年份洪水期只占一、二个月,大洪水十几年或几十年才有一次。从长远规划考虑,引江济淮对改变淮河地区的干旱具有战略意义。洪水既是灾害,同时也是一种水资源。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工作要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方向转变,统筹解决防洪、防涝、抗旱三大问题。

二、统筹治水与治污的关系

淮河的干流和支流沿岸城市林立,工厂密布,人口众多。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大都取自淮河水。同时,又向淮河及支流排泄各种废水及其废弃固体物。过去,人们认为淮河水流能够自然地冲带走污染物,无需劳神伤财,致使淮河及其支流的污染程度愈演愈烈。污染物排放总量偏高,污水处理进展缓慢,工业污染、农业水源污染、生活污染成为淮河流域治污面临的三道难题。实践证明,治污与治水同等重要,治污与治水必须统筹安排,治污本身也是治水。

建国以来,淮河上已经建成几座大型水闸,如王家坝、正阳关、蚌埠闸、洪泽湖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这些大型水闸对于控制洪水、利用洪水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必须重新把握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度”。据环保专家估计,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需要从目前的60%减少到40%以下,以满足“维持淮河生命基本水量”的要求,提高水体的自净化能力。近十年,淮河流域的经济成倍增长,但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较为缓慢,重污染行业仍然居多,目前淮河水质经常处在低下的状况,流域内企业超标排污的多,达标排放的少。污染日益加重的深层原因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从10年来的治理情况来看,治污速度仍赶不上污染速度。而且,非工业污染日益突出,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进展和使用情况都不容乐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今后淮河流域新上的工业项目必须走清洁生产的道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必须强调环境评价因素的重要性。

三、统筹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淮河中下游是水灾的多发地区。过去人们认为水灾多发是由于淮河没有入海口。后来洪水排海工程竣工,结束了淮河800年以来没有入海口的历史。许多人认为这是抗洪减灾的标志性工程,是战胜洪水灾害的一次重大胜利。但大自然很快就给了我们一个沉重而惨痛的教训。2003年7月,淮河中下游地区再次洪水泛滥,依然造成严重损失。现实告诉人们,淮河洪灾不是出海口问题造成的。淮河大水主要是过度开垦湿地所致,多年的河湖围垦,河道越来越窄,湖泊越来越小,洪水来了没有地方去,水灾就大了。人水争地、人占水道是淮河洪水泛滥的最重要原因。

过去人们习惯性建坝拦水,建闸筑库堵水,现在看来弊端很多。今后兴建水利工程必须多从生态学角度考虑。统筹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可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治水思想中找到启迪。治水思路应当有两方面调整:一是让阻水的居民迁出,给洪水让道;另一方面,要想办法让水留下,让“洪水资源化”,把夏季的水害化成水利,造福于人类。

四、统筹行洪蓄洪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

目前,全淮河流域的10个蓄滞洪区和18个行洪区内,居住着200万人。淮河中游共分布4个蓄洪区,18个行洪区,现有耕地281万亩,人口153万人。长期以来,行蓄洪区一直被视为治淮难点,又是每年防汛的重点。

行蓄洪区矛盾的焦点是人与水争地。人口的增长,促使他们不断开垦圈圩,田地不断扩展,河道滩地日趋缩小,河水被束缚在狭小弯曲的泓道里。但是,洪水自有它的规律,一定的时候会突如其来。每当洪水来临,有计划使用行蓄洪区是淮河防汛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争取以较小的代价使淮河洪水安全下泄,以保证淮北大堤和其它重要堤防的安全。

作为淮河防洪体系组成部分的行蓄洪区在一定时期内还得存在下去。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往治淮规划中确定的在防御淮河常遇洪水的过程中,要转移行蓄洪区上百万人的方案越来越难以实现。因此,要以人为本,痛下决心,解决群众居住问题,改善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采取行蓄洪区内集中建安全区、人口外迁等办法,把居住在低洼区的群众迁移到保庄圩或安全区集中安置,从根本上解决区内群众平时及行蓄洪时的居住问题,做到行蓄洪时群众不搬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因此,淮河的行蓄洪区内只能适度发展农牧业经济,更多要在行蓄洪区外为区内群众找到发展经济门路,减少农业经济对土地的依赖。

五、统筹上、中、下游三者的治理关系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平均比降约万分之二。淮河治理难,就在于地势平坦,洪水易集聚而不易排泄。淮河中游是防洪防涝治理的最重点区域。针对淮河中游洪水出路不畅的难题,治淮规划中确定了开挖茨淮新河、怀洪新河接力分泄沙颍河和淮干洪水,尽量减小沙颍河来水对淮河干流的影响和上游来水对蚌埠以下河段的防汛压力;同时中游通过退堤、疏浚河道、扩建蚌埠闸等工程措施扩大行洪通道,缩短洪峰在中游滞留时间,减轻中游的防汛压力和灾情。

目前,淮河上游防洪标准接近10年一遇;中游淮北大堤在上游水库充分拦蓄、沿淮行蓄洪区充分利用后防洪标准仍不足50年一遇,部分低标准行蓄洪区的防洪标准仅4年一遇左右;下游入江水道等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难以达到设计排洪能力。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建设步伐,用5年时间完成国家投资600亿元分布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骨干工程。与此同时,根据近年洪水的新情况,需要尽快调整行蓄洪区和巩固入江水道、分淮入沂等洪泽湖洪水出路工程。

在新世纪新阶段,淮河的上、中、下游的治理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防洪关系,目前更多地是水资源的利用关系及水质保护的关系。淮河之水既要蓄留使用,以满足沿岸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正常用水的需要;又要保证正常水运和河堤防护、河道清淤的需要。更需要关注的是,河流上游水体受到污染时,容易对下游水质构成威胁。因此,建立跨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分清上下游之间对水质污染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严肃的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各省市政府相互推诿,是遏制淮河水质下降的必要措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