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5-07-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陈宗立 我有话说

本报兰州7月24日电(记者陈宗立)近日,来自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人民大学、中央民大以及西北、西南各相关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聚会(兰州)西北民族大学,研讨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针对这一领域的严峻形势,专家们

呼吁,加强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加上内蒙古,地域辽阔,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长期生活着汉、回、维吾尔、藏、蒙古、撒拉、东乡、保安、裕固、哈萨克等20多个民族,总人口1亿多。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各少数民族的口头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姿。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等,蜚声中外;流传于甘、青、宁、新各地涉及8个民族的“花儿”体民歌,陕北、陇东的民间歌谣,以及民族民间器乐(古埙、口弦)、鼓乐;有关西王母、伏羲、黄帝、周祖等的神话文化;各民族婀娜多姿的民间舞蹈(筵席曲、踏脚舞、秧歌、太平鼓)、巧夺天宫的工艺手工艺(热贡艺术、织编、雕塑、剪刻、刺绣)、民间游艺等,都曾记忆、传承着各民族历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呈现出中华民族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格局。

然而,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优秀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在急剧改变,传承机制日益遭到破坏,传统技艺濒临灭绝,后继乏人,民族记忆淡化;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地方法规、政策空缺,商业化、“引资开发”之类的挤压,更加速了此类文化遗产的丧失和流失。因此,专家们认为中华母体文化遭到了时代的强力挑战。

专家们指出,西北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对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王传》及藏传佛教文化等的抢救,对《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研究,对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出版等,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流失和消亡的趋势,仍不容乐观。2003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前不久,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专家们希望各地各级政府和文化组织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广大群众和社会相关部门都有义务关注、参与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基因,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维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

这次会上还成立了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行了挂牌仪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