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依托学科优势创办名栏

2005-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传 我有话说

2004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栏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依托学科优势创办名栏,是武大文科学报的重要特色。

近年来,原武汉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前任主编陶德麟教授和现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主编顾

海良教授分别承担了“985”工程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211工程”重点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等课题。这两位教授又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成员。在他们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积极追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问题意识”是该课题研究群体的一大特色,他们比较善于发现和提出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并以回答重大问题为研究的着力点,努力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从而为武大学报办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栏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武大学报在充分发挥武汉大学的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新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的同时,特为重点学科开辟专栏,及时刊发这些学科研究的新成果。

武大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是武大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学科。学报从1994年以来就开辟专栏刊发该学科的《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系列论文和研讨综述,此举受到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其中有的论文获湖北省和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1期刊发的陶德麟、汪信砚合写的《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获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理论文章奖。

政治学是武汉大学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影响较大的重点学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文明、公共行政管理方面成果显著。如顾海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一文在学报刊发后,立即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与反响,有关报刊予以转载。还有刘德厚教授、梅荣政教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政治学研究”方面的系列文章获教育部和湖北省优秀成果奖,2004年学报发表的政治文明方面系列论文均被《新华文摘》转载。

武大学报在坚持依靠本校学科优势办好名栏的原则的同时,采取开门办刊的方针,广泛吸纳刊发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仅2004年武大学报就刊发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及省内部属高校学者的论文十余篇。武大学报为保证刊出文章的质量,对拟刊用稿件实行严格的三审制度,努力做到选出具有原创性新意的文章,对不准备刊用的重要来稿,或要求对来稿提出编审意见的作者,编辑部能如实地开诚布公地把审稿意见告诉作者,努力做到学术性刊物起着交流学术成果引导学术研究方向的社会责任。

武汉大学文科学报前身是由1930年由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先生主持创办的《文哲季刊》和《社会科学季刊》。王世杰在《创刊辨言》中明确指出:学术期刊可以看作“一国文化的质量测验器”;从刊物的内容上,可以“窥见一国文化的质负”。解放后,中共一大代表、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李达教授在1956年出版的《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的《创刊词》中强调指出:“要信心百倍地执行百家争鸣的方针,广泛地开展学术争论,辨明是非,克服教条主义倾向,把科学研究工作迅速地推向前进。”立足一流学术,办好一流名栏名刊,既是《武汉大学学报》过去的成功经验,也是《武汉大学学报》未来的发展方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