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星节月节与人文奥运

2005-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 李汉秋 我有话说

人类仰望夜空,就见到星星眨眼、月泻清辉,自古就引发许多美妙的想象。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打破了天人之隔,创造出许多人仙相通、天上人间的优美故事,几千年来世代相传,脍炙人口,甚至形成了民俗节日,其显著者如七月七夕牛郎织女星渡银河相会的七夕星节、八月中秋的月节。

牛郎织女原是星辰神话,

后演绎出传说故事。织女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善良坚贞,牛郎不仅勤劳勇敢而且厚道忠诚,他俩的自主婚姻,一不看门第高低,二不恋金钱权势,没有朝三暮四,只有专一不二,男耕女织,诚实劳动,美满幸福。受到破坏,他们不屈服于封建压力,执着追求;被阻隔银河两岸,一年只能七夕相会一次,他们珍惜佳期,真情无限。就像宋人秦观《鹊桥仙》词歌唱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里的“两情久长”就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是健康的、积极的爱情观。这种高级的人类精神,擢拔他们超越低层次的朝暮厮守,鼓舞他们去积极地追求和奋斗。这种高级的人类精神,可以超越时空,具有永恒性和再生性,就像天上的牛、女双星那样,永远闪烁在爱情星空。以牛、女爱情为核心的七夕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有遍及神州的民俗基础,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而且可以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相融通,完全应当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华民族的情侣节。

中秋节起源于对月亮的崇仰,周朝就有拜月仪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传说流传久广。中国人对月亮自古以来就有细致的体察、诗意的感受、哲理的感悟。中秋之夜,明月高悬,银辉洒地,如此良宵,令人灵感泉涌、诗兴大发。古往今来,诗人们咏月寄情,写下数不清的好诗。唐代诗人李白就是杰出的代表,他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妇孺皆能背诵。他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写出自己和月亮相伴相融的深情。他的《把酒问月》,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出人生的感悟,达到了哲理的高度。

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月光是永远的,中秋节也是永远的。我们要突出其团圆、团结、庆秋收的主题,通过节庆促进民族凝聚、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

白居易的《七夕》诗说得好:“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我们要把七夕节、中秋节万古不泯地传下去,而且还要创造机会争取“银汉秋期万方同”,让中华节庆文化传播世界万方,为世界文化百花园增色添辉。千年等一回,这样的好机会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8月8日至8月20日,而这年的七夕节是8月7日,正值奥运会前夕,这时,人已聚,幕未开,我们何妨先举办盛大的七夕活动,让各国来宾领略东方情侣节的神韵、瞻仰牛郎织女的风采!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者们,何不让这一对东方爱神之星闪耀在奥运星空,就像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请出希腊神话诸神一样呢?这也是“人文奥运”题中应有之义。

机遇连连,2008年北京残奥会是9月7日至17日,而这年的中秋节是9月14日,正处残奥会中间,这应当引发残奥会设计者、组织者的灵感,我们如何让各国来宾共赏中国月亮的诗意,与月里嫦娥共舒广袖?我们可以办一届星月交辉的“人文奥运”。

近日中央五部办新发布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中央电视台要发挥善于节庆日策划的优势,精心组织节庆文艺晚会”;“组织好传统节日商品的研发和生产,引导商家用好节日商机,活跃节庆气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制作一些美观大方、富有情趣的节庆文化产品,……安全卫生、健康有益的节日食品”等等。日月转,从来急,2008年的星节、月节急急走来,今年的星节、月节近在眼前,我们应当把近3年作为2008年的排练和预演,先做起来。我们应当及早策划活动,研发产品,例如设计以牛郎织女爱情形象为内容的邮品,制作以牛郎织女为标志的爱情信物纪念品,乃至于策划大型文艺活动等等,事不宜迟,我们应当行动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