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诗与思的完美结合

2005-08-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廖四平 张玉亮 我有话说

研究古代诗歌特别是唐宋诗歌,禅是个绕不开的课题。然而,研究诗禅关系的著作多矣,真正有建树者却寥寥无几。其中,张晶教授的《禅与唐宋诗学》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著作。

该书致力于探索唐宋时期禅宗思想

对诗人心态的影响,进而寻绎禅对唐宋诗的渗透,讨论禅以诗人心态(主要是诗歌审美创造心理)为中介对诗歌创作形成的独特影响――这自然要运用概念分析,展开学理研讨。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停留于理论的演绎,而是通过大量的作品、诗话与公案细节,展示诗对唐宋诗歌划时代“跃迁”的影响。

在行文中,作者并不排斥对感性与直觉的运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直觉是禅诗共享通用的思维方式:直觉就是对世界的超越性领悟,它是一种情智交融的体验能力,是一种赋予情感以形式的能力――而赋予情感以形式的主要方式是“立象以尽意”。不过,作者在论及这些作品、诗话、公案时,并非点到而已,也非照本宣科,而是以这些材料为基础,用直觉和感性的审美领悟来激活蕴涵其中的理论意义。虽是学术著作,却洋溢着诗情和生命意蕴。作者曾说:“我所致力的是以哲学、美学的眼光来观照文学艺术现象,在后者中抽绎出新的理论命题,或对原有的理论命题充实进新的内涵。”

事实上,这部著作在常规意义上的学术分量也很厚重。以对苏轼《送参寥师》一诗的阐说为例。作者敏锐地从这首送别诗中发掘出诗论资源,抓住“空静”这一内涵,与此前《文心雕龙》中的“虚静”作对照,揭示禅带给中国诗歌的新的艺术因子。他指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这并非是指诗的意境,而分明是指诗人的审美创造心态。这里提出的‘空静’说一方面继承了‘虚静’说的美学步武,另一方面,显然又用佛教禅宗的思想为主要参照系,改造、发展了中国诗学的审美态度理论。”对旧论精微的辨析与完善更是随处可见。作者在援引了李泽厚先生关于禅宗与大自然关系的论述后说:“李泽厚先生把禅与大自然的关系给予明确的揭示,并且将禅在大自然中所领悟的宗教感受与审美愉悦沟通起来,但缺少一些具体的分析与说明,况且还有些泛美学化了。其实,禅之喜爱大自然,是可以得到较为切实的解释的。”接着从宗教角度分析了禅宗与自然亲近的内在渊源,并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两相对照,发前人所未发。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深微的思辨是难以想象的。

张晶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关注哲学史、思想史和文学、美学的关系,对于儒学、玄学、佛学、理学和心学的典籍,都下过相当大的功夫。作者善于从大量的原始资料的发掘与梳理中整合出新的美学命题或范畴,该书就体现出了其深厚的文献功力。文献举证是学术研究的根本,材料对于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来讲都是重要的。作者好哲学美学,该书又是一部理论研究著作,但书中所显现的又并非就理念演绎理念。有关禅宗的资料十分丰富,新的材料还在不断的发现。但由于宗教典籍的特殊性质所决定,佛教资料中有大量的传说成分;且宗教圣典不同于个人创作,从而造成了作品文本的流动性。因此,利用佛教资料,如何分清史实和传说、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传说对于文学研究至关重要。作者在文献上下过大功夫,有些资料甚至是很少被人注意的,这就为其深入研究排除了障碍;而许多文献的搜集、整理则更具有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作者曾自表治学路数:从哲学的角度来透视美学与诗学,这就使其文艺学美学研究带有与很多文艺学美学研究者不同的特点,即诗与思的完美结合。《禅与唐宋诗学》一书更具有相当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颇为成功地实现了作者的学术追求,著作的价值在于此,学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来源于此。

《禅与唐宋诗学》张晶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