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家实力根本源于基础研究

2005-08-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马大猷 我有话说

马大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和建筑声学的研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如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我认为只有真正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创造出新的生产知识,才是根本。国家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水平,根本都来源于基础研究。

一般研究(基础研究)工作的定义是“系统性地、创造性地处理自然现象,寻求新的科学知识,如新的理论、规律、技术和方法等”。根据爱因斯坦的意见,做个实验、归纳归纳,是得不到新知识的,由理论到理论也得不到新理论,得到新的科学知识只有靠基础研究,没有任何其他方法。

如何开展基础研究

按照基础研究的定义,寻求新的科学知识,不能靠猜想,靠偶然,必须系统性地工作,实际处理自然现象,以寻求新的科学知识。爱因斯坦把这个工作方法简化成三个要素:1.提出新问题,即文献上没有解的新问题,或是另有新解的旧问题;2.深入思考,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现象和理论以及解的可能方向;3.大胆设想或假设,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提法既简单又明确,便于应用。

只有提出新问题才能求得新的科学知识,这就要求科学家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丰富的研究工作经验。新问题最好对科技发展比较重要,而且谁都不知其解;最好是估计可能有解,以避免工作失败。可以从简单问题提起,失败也无妨,可再提。

深入思考对我国科学家来说比较容易。很多科技人员不但对专业非常熟悉,而且对当前的学术水平和问题谈起来也头头是道,如数家珍。深入思考并无困难,但须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大胆设想往往受保守思想和环境的限制。研究人员的基础都很好,但常提不出自己的设想,很多人都是“述而不作”,原因是中国人一般谦虚谨慎,思想比较保守,从小就被要求绝对服从,逐渐养成迷信长上、迷信书刊的习惯。有研究工作经验的领导不但要给予一般指导,还喜欢深入课题指导和议论,殊不知对于基础研究提出的问题,研究者自己也不会解,老经验何济于事?结果反而成为干扰。所以要设想必须大胆,不受现有理论、习惯、经验的束缚,克服对领导和长者的迷信。

基础研究需要环境和体制支持

我国自“学习苏联”以来,很少谈到基础研究。起初,教书只管教书,研究只管研究,以后渐有改变,大学里也谈研究,但主要是技术改革。科学院所和大学有一批成熟的科学家善于做基础研究,很有成绩,但不久就受到批判,被认为是脱离实际,可是改做技术改革后,企业方面又认为是“撞车”,只好再回来做研究。这样来回改变多次,很影响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对当时的青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更大,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严格的基础研究的训练。师生相传,现在的科学家大多只知道直接为生产服务是研究工作,不知创新,更不知基础研究。几年来,学术界、产业界不断强调创新,但反应甚微,原因即在此。

我每天在报纸上可以看到各方面的好消息,可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科技好消息不多。有时看到一些科学家为引进日本产品还是德国产品而争论,我脸都红了。我国大学生申请到外国留学一般无甚困难,大多数留学生经过三至五年学习、研究都能取得博士学位,少数后来还成为名教授,甚至获得诺贝尔奖。这是怎么回事?受同样的教育,有的还在大学或研究院工作过几年,到了外国就这样与国内不同?原因是环境改变了,科研体制不同!

我认为,用行政领导科学工作的办法必须取消。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必须保证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工作,让他们自主决定工作计划,选择和改变问题,决定研究路线和实验方法,不受任何干扰。如果我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能在三、五年内掌握基础研究的工作方法,那么不出十年必有所成,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水平颇有可能。这是美妙的前景,是几代知识分子的梦想,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