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5-08-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我有话说

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宣布,2004年苏州在全省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3.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苏州市教育局局长申建华告诉记者,数字的背后,是近年来苏州教育转变观念,“贴近百姓办全国一流教育”的成功实践。

建立

机制“服务亲民”深入人心

每年七月,苏州的高考生都能享受到“绿色关怀”。考试时领取几经抽检的瓶装纯净水,每张桌上放着雪白的湿毛巾;一些考点外,心急如焚的家长们还被请进了备有饮用水和电扇的“家长休息室”。

事情虽平常,却能感受到苏州教育人“以人为本、服务亲民”的理念正不断深化。今年6月25日,苏州开展“首届外来人口子女上公办初中咨询会”,仅一天就有100多人顺利办妥入学手续,满意而归。

从2003年起,苏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政务公开查询系统,实行阳光行政,透明操作;先后实施“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今年初,苏州市教育局与所属校长签订了“行风责任状”,“完善学校安全制度建设”等百姓关注的“焦点”被放在首位,若有违规,“校长及学校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调整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占2/3

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苏州坚持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全市学校由4000所“砍”至近千所。十年来政府投入教育经费达200多亿元,一批投资超5000万元的规模型学校迅速崛起,连规模最小的独立初中也拥有了标准化操场、图书馆、生化实验楼等“三大件”。苏州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宽带网,独立建制中小学都有了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均实现宽带接入,省实验小学和省重点中学以上全都建成了校园网。

实施职教资源的优化重组,三年新增11所高职类院校,五个县级市“县县有高校”。2003年起,在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分别建设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国际教育园区,加快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软硬件“节节攀高”,苏州城乡一半以上孩子能在各类优质学校就读,82%的学生能读上优质高中。学校进入了由“奖牌”向“品牌”过渡的个性化发展时期,苏州中学学生因“自主发展能力强”而成为国内著名高校的“生源库”。

扶贫帮困课堂里“一个都不能少”

多年来,苏州市公开向社会承诺,“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并形成了“奖、助、减、免、贷”的扶贫帮困体系。仅奖、助学金近三年累计达6000万元,受惠学生12万人次。教育局连续五年在觅渡中学和三十三中学开办免费班,实行“五免”(学杂费、书本费、午餐费、校服费、活动费),累计投入500多万元。

同样感受温暖的,还有在苏就读的近18万外来民工子弟。2004年起,苏州把民工子弟义务教育普及纳入了新世纪教育的框架,坚持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12万人坐进了公办中小学课堂,为此苏州教育每年要多花1亿元。同时,教育局对137所民工子弟学校实行规范管理,鼓励公办学校与他们形成办学联合体,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协助工作;赠送教学设备,定期督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